藍鯨的眼睛

這學期,我讀了冰波爺爺寫的《藍鯨的眼睛》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好,使我受益非淺。它給我留下一個深深的印象:如果眼睛沒有了,我們的心靈還未灰暗,那么我們還是身殘志不殘的強者;但如果我們的心靈也灰暗了,那么世界便不再精彩。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小姑娘失去光明後,很想恢復光明。她對光明強烈的渴望感動了上帝。在偶然間,她得到了藍鯨的眼睛,使她恢復了光明。可當她聽到藍鯨在為失去自己的眼睛哭泣時,她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她不願意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於是,她毅然把眼睛還給了藍鯨。小女孩的做法感動了藍鯨,也感動了上帝。藍鯨最後將自己的眼睛留給了小女孩。

看完後,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藍鯨和快樂王子的影子。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相同的東西:只要能讓別人幸福,我願意付出我的所有。快樂王子的身上綴滿了純金箔片,他的眼睛是兩粒閃亮的藍寶石,還有一顆大大的紅寶石在他手捏著的劍柄上閃閃發光。可為了幫助窮苦的百姓,他在小燕子的幫助下,把純金箔片和寶石送給了需要幫助的人們。最後,小燕子凍死了。而快樂王子也因破爛不堪而被拆除。後來,有人問快樂王子:“你幫了別人,卻毀了自己,值得嗎?”快樂王子毫不遺憾地回答:“只要我的付出能給別人快樂,我也就快樂了,當然值得。”

美麗的藍鯨何嘗不是呢?它是大海中的巨龍,是大海中的靈魂,是大海中不容冒犯的神靈。沒有人比藍鯨更愛自己眼睛了,因為它的心靈就在眼睛裡。它一生洗刷眼睛,其實是在洗淨自己的心靈。一次偶然他失去了眼睛,萬分的傷心。但最後,它把眼睛、把光明留給了患了病的,視力明顯在一天一天下降,即將永遠投入黑暗,渴望得到光明的女孩。

多么感人的舉動啊!別人快樂,就是他的快樂。就是在這種思想的倡導下,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無數的像藍鯨和快樂王子那樣的、令人尊敬的人。

獲南丁格爾獎章的白衣天使葉欣,在抗擊“非典”這場無硝煙的戰場上,無私無畏,衝鋒在前,直至自己染上“非典”,以身殉職,卻還是無怨無悔;

在三尺講台上,我們的老師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他們放棄一次次升遷轉業的機會,把青春留在了孩子的身上。以燃儘自己,也要照亮別人,為培育出滿天下的桃李而幸福。

……

可是,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做不到。我怕吃苦,怕付出。在每月一次的大掃除中,我只完成老師交給我的工作,卻不願去幫助同學,共同完成那又累又髒的任務。平時做值日,還挑挑揀揀,缺乏吃苦精神。在學習上也同樣,就怕反覆多練,多動腦筋,做作業就是為了完成任務。有時,自己上課不認真聽,還要怪老師沒有講清楚。有時為了自己快樂而給同學取“綽號”,背地裡捉弄同學,弄得同學哭笑不得。我平時的言行從來沒有想過別人的感覺,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做了壞事不敢承認,還要編一個“美麗的謊言”來騙老師,這是多么的不可取呀!

想想這些,我真是慚愧。以後,我也要像藍鯨那樣“讓這世界的一切美好,天天洗著我的眼睛”,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讓我的快樂和空氣一樣,彌散在我身邊的每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