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的讀後感初二作文範文10篇

《狼圖騰》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狼圖騰》的讀後感初二作文範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一

在人們的眼裡,狼是最兇殘的,我們把最惡毒的人說成"狼心狗肺",把欺負女人的人叫做“色狼”,說最貪婪的人是狼子野心,說帝國主義是豺狼,大人嚇唬小孩,就說“狼來了”……但是,在看了《狼圖騰》這本書之後,一個“智慧、尊嚴、堅韌、強悍和充滿團隊精神的狼的形象”在我眼前躍然而出。

在這之前,對狼也是非常痛恨的我,竟然也改變了對狼一貫的看法。如果說我們漢族人的計謀算是天下第二兵家話,那狼的計謀就是天下第一兵家。狼會打近戰、夜戰、奔襲戰、游擊戰、運動戰,還會打青紗戰和地道戰。我們老祖宗幾千年發明的作戰計策,狼幾萬年前就會了。可以這么說,我們人類打仗的許多作戰謀略都是向狼學的。

蒙古人之所以那么喜愛狼,視狼為神靈,活著學狼,死了餵狼,把狼當做民族的圖騰,不僅是因為狼是天下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也是因為狼處在整個草原生物鏈的最頂端。沒有了狼,就沒有了草原;沒有了草原,也沒有了遊牧的民族。狼可以有效地控制句兔子等食草動物的數量,保證了草原上草的數量,防止了草原的沙化。從這裡看出,狼就是大自然派來的神靈,狼就是草原的守護神!狼還是草原的清道夫,見到動物的死屍,狼便會將死屍清理乾淨。 同時,狼也是蒙古人的敵人。在他們看來,狼雖是神靈,但不可不殺,狼數量太多,便不是神了,而成了妖。並且狼多,狼食少了,人就有了危險。於是人和狼之間就進行了一場持久不息的戰役。可是,狼賊精,神出鬼沒,只見其害,不見其樣。蒙古人因為長時間跟狼戰鬥,跟狼鬥智鬥勇,所以才會變得那么強悍,那么驍勇善戰。在中國的歷史上,蒙古人也曾經統治了中國一個世紀之久。我想,那肯定也是狼的功勞。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荒野中……”電台中傳來了齊秦那首《狼》的歌曲,在那蒼涼的歌聲中,我仿佛看到了那隻"不自由,毋寧死"的小狼,小狼最後還是為了自由死了。狼死了,草原也被沙化了。在二十一世紀,我深深嚮往的那個草原已經沒有了狼,只剩下了沙塵黃龍。我深深感慨,那個古老的狼的傳說,也逐漸被黃沙淹沒。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二

《狼圖騰》在最近的生活中已經變成了一種時尚。尤其是最近拍的電影《狼圖騰》使大家越來越對蒙古的狼文化越來越覺得好奇,我也不例外……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叫做陳陣的北京知青,下鄉到了一個叫做額侖草原的地方。他在草原上與畢利格阿爸一起,學會了尊敬敬佩狼圖騰,飼養小狼,從小狼身上學會了很多的道理。但是最終,額侖草原還是變成了一片沙漠……

蒙古草原狼不可牽,也不可馴服。是啊,蒙古草原狼是一種馳騁在草原上的自由的圖騰,它可以被人類打死,被人類剝皮販賣,但是,他永遠也不可能再次被人類馴服,變成現在生活中的哈巴狗。包括最近在看的一本小說叫做《重返狼群》,也寫的是一個畫家在草原上救活了一隻瀕死的小狼仔,撫養他,但是最後還是考慮到他的狼性與野性,將他放歸了草原。沒錯,同樣都是草原狼,自由對於他們的追求是很大的。狼群的自由是一種野性的自由,是一種兇殘的自由,是一种放盪不羈的自由。追求自由的狼群,往往是最驍勇善戰的。狼群發狠,多半是為了自由,被人類圍獵,他們不僅不屈服,甚至玩兒了命的反抗,還有當他們在腿被夾在鐵夾子裡面的時候,將自己的腿咬下一隻,用三條腿跑步。甚至,狼王為了追求狼群自由、驍勇的精神的時候,會處決老弱病殘。這是狼群殘忍的大智慧,自由的大智慧,還有捕獵的大智慧等等。狼群是我現在追求精神,他們象徵著自由,我要追求自由!

自由的生活誰都願意追求,但是,請大家記住那句話“蒙古草原狼不可牽,也不可馴服”。追求狼圖騰,追求自由,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智慧!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三

自古以來,狼在人們的眼中就被作為惡獸來憎恨。豺狼虎豹,狼被列在虎豹之前。翻閱成語詞典,也找不出一個讚揚狼的成語,但貶低狼的,如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子野心之類的成語倒是數不勝數。在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裡,狼也都一直扮演著殘忍卑鄙的角色。而且,在嚇唬小孩時,也都說“狼來了”,而不說“虎來了”或“豹來了”。總之,狼在人們看來,就是邪惡的象徵。

然而,《狼圖騰》這本書使我重新認識了狼。這本書從許多方面讚揚了狼。

一:頑強不屈的精神。在草原狼遭到大屠殺時,它們沒有放棄,而是在絕境中生存;在主人公飼養的小狼奄奄一息之際。那小狼仍然沒有放棄對自由的渴望與追求,最後主人公親手殺死了小狼,還了小狼作為一隻狼的尊嚴。它是戰死的,而不是像草狗一樣被鐵鏈拴著窩囊死的!展現了狼絕不屈服,剛烈頑強的精神。

二:團隊合作的典範。在狼群面對高高的羊石圈,採用“疊羅漢”的方式進入羊圈,最後一隻狼則負責放哨。出來時,最後一隻狼則踩在羊身上跳出去,聰明絕頂;當狼群遇到大型獵物時,則形成一個包圍圈,捕獵過程中不需要任何叫聲,動動耳朵,擺擺尾巴便能發出無聲的暗號。每匹狼之間都很有默契,團隊合作練得爐火純青。

三:軍事戰術的高手。狼群在面對一大群獵物時,它們將獵物趕入附近的泥潭困住獵物;在遇見敵人時,它們利用自己了如指掌的複雜地形擺脫敵人的追捕;在自己的小狼崽面臨危險時,狼父母會不顧生命危險採用裝死等戰術來調虎離山,轉移狼崽......也展現了狼的情誼與愛;在小說中曾多次提到成吉思汗。當年成吉思汗征天下時就採用過不少從草原狼那兒學來的戰術。

這一個個例子都讓我們明白,為什麼蒙古族人民那么尊敬狼,那么信仰狼圖騰。狼圖騰,蒙古族人心中的狼的精神圖騰!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四

“他的家族”,人們從以某種動物,植物或者其他物體作為家族的標誌,其中書中得出漢族的龍圖騰源於狼圖騰--狼圖騰的深遠意義以及對華夏文明的影響

我對那些洋洋灑灑的闡述實在沒有太多興趣,我希望能讓現在的人有一個具體的信仰,有一種圖騰,能成為其精神的積極動力

現在的人迷惘的原因,就是沒有具體的方向,就像很多人讚美唯美的霧,其實就是灰塵沾上水汽的外衣,是一種見不得陽光的意境

我還是很喜歡裡面的狼和人鬥志鬥勇感受著血腥和不折不扣的精神,讀來振奮。這是一種積極的精神,是優勝劣汰的法則的詮釋,是殘酷的淘汰,以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時髦的和諧的另一種解釋吧!

和對手一起成長,感謝對手,感謝在激烈的環境下的競爭,即使體無完膚也心甘情願,活出一種坦然,也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即使面臨倒下,仍有不屈的意志,始終會戰勝自己而主宰自己。

現在年輕人的崇拜挑起市場經濟,迷亂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溫度,也恍惚了自己的心情,於是或成為錢的奴隸,或成為網的俘虜,遊戲的犧牲品。當然有許多的優秀的年輕人除外,青春不在的時候,再幡然醒悟。糊塗的季節出現糊塗也是正常的,但是美好的人生卻會走偏

《狼圖騰》看完了,沒有狼這樣的教師,近距離的觀摩學習,即使社會上的狼也披上了和善的外衣,把一切光明敬獻,而“狼”的運程順序始終不得而知,但是書中身臨其境的描繪,說不出的不僅僅是規則,還是一種戰略方式方法,在新的環境中演變,揭去華麗的表象,剝出在本質的東西,就是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深化,是一種神化的升華。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五

姥爺向我說起《狼圖騰》時,我才上三年級。姥爺說:“人類的許多智慧,都是從狼身上學來的,你以後一定要看看這本書。會使你收穫很大”。從那時起,我便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念念不忘,央求著媽媽給我買,今年暑假,如願以償,我有了一本屬於自己的《狼圖騰》——引子

我認真的讀完了《狼圖騰》一書,被裡面一個個離奇的故事深深吸引。通過這些故事,我了解了狼最真實的一面。從中也領悟到人生的許多哲理。

狼是團結的。狼最值得稱道的是戰鬥中的團隊精神。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狼群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在額侖草原上,狼群採用三面打圍的方法襲擊黃羊,只留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大雪窩,一切盡在狼王意料之中。黃羊慌不擇路,一窩蜂呼嚕呼嚕地衝下大雪窩並凍死在裡面,整場圍殲戰從總攻到結束不到十分鐘。

狼是耐心的。在白天,一條狼盯上一隻黃羊,先不動它,一到天黑,黃羊會找一個背風的地方睡覺,這會狼也抓不住它,黃羊身子睡了,可它的鼻子耳朵不睡,稍有動靜,黃羊蹦起來就跑,狼也追不上。一晚上狼就是不動手,趴在不遠的地方死等,等一夜,等到天白了,黃羊憋了一夜尿,起來撒尿時,狼瞅準機會猛追,黃羊跑起來撒不出尿,跑不了多遠尿泡就顛破了,後腿抽筋,就跑不動了。

狼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怕死亡。它們為了衝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馬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視死如歸,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刻也毫不畏懼,在額侖草原上,它們是真正的王者!

狼的精神還有很多,比如智慧、心態,比如策略、信念,不再一一列舉。今天,我為《狼圖騰》中狼的精神而感動,我們應該向狼學習,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做事要長遠打算。在平日的學習中,我們有時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做事只想到自己而沒有集體觀念。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信奉狼圖騰文化,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沒有什麼事不能克服。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六

《狼圖騰》描繪了蒙古族人對人自然的看法,看了以後對狼這種動物產生了感情,以至於我微博及部落格中的頭像均換成狼圖。

資料告訴我們狼是遠古三大頂級陸地獵食動物唯一進化到現在的,它詮釋了物競天擇的最簡單道理,是最適應自然環境的食物鏈頂端動物。

人,生活在一個世界中,即使我現在所處的社會與周邊國家普世價值觀念不同,但我自認為無法跳出這個社會,所以,要像狼學習,學習適應,適者生存。

投資,不應該自視甚高,不可能把對手盤當成傻瓜,當對手是狼時,怎么辦呢?自由理解狼,了解他的想法,才能利用它的聰明,讓他中計。

投資的最高境界,我的理解,就是我——一位卑微的散戶,與對手——狼達成了一致,共同獵殺獵物——黃羊,一種喜歡集體活動的頭腦簡單的動物(像大多數散戶一樣),利用一切有利機會,製造一場幾年不遇的大獵殺。因為這個機會非常難於等到,所以,我沒有必要守株待兔,一直等待。

去年,有幸操作了包鋼稀土及魯信創投,讓我自信心爆破,成功出局後,自以為是,老想著找到下一隻十倍股,但幸運不可能總是這么眷戀我的,這個方法是徹底錯誤的,這個機會非常難於等到,我沒有必要守株待兔,一直空等。

古易說的好,只有賺錢的人才能說投資成功,所以,只有20xx年賺錢,以後穩定盈利的人才算是投資成功,所以,我是徹底的失敗了。

失敗是因為,我以為我是狼的朋友了,不再是敵人了,其實,在狼看來,我和黃羊沒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是聰明的猴子而已,在自然界,永遠不是食物鏈頂級的動物。所以,下場是悽慘的。

很高興,我錢沒了,但信心還在。進入20xx年,痛定思痛,總結教訓,不再追求預測成長,不再追求十倍股,不再追求不確定性大的股,不再追求熱門股。要像狼一樣,發揮才智,要不斷耐心等待,耐心設定埋伏,等待敵人進入圈套,快速出擊,如囊中取物,高效安全。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七

這幾天,我有幸讀了《狼圖騰》這本書,漸漸的,我也被這位草原上的精靈—狼,深深地迷住了。

記得剛剛拿到書時,那雙綠瑩瑩的眼睛,看似如此強壯的四肢,拋在地上的尾巴……都吸引住了我。 書中主要講了年輕的城裡知青來到蒙古族,與蒙古人一起發現狼,入狼窩,掏狼崽等事,後來被狼迷住崇拜上狼愛上狼圖騰的故事,讓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啃著這本書,我的心情也隨著書中的情節仿佛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當看到人們奪走狼的食物,殺死狼的幼崽時,我的心就感到一陣悲憤與不忍,人們怎么能如此殘忍;當看到狼群耐心等待,謀劃布局謀定而後動,從而將獵物一舉抓獲時,既為狼群奪得食物而高興,又覺得狼是那是那樣兇殘,濫殺無辜;而當狼被人類追捕跳崖時,我的心再次受到了震撼,狼的骨氣,狼的剛正讓我對狼的認識產生了一種崇拜的觀念的同時,又對捕狼的人類產生了怨恨;當狼被捕狼的人們追了三四十公里路終於倒下時,我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崇仰的狼圖騰,那種在草原之巔的王者風範,那種英勇的狼魂;當最後看到草原上黃羊、狍子、老鼠因沒有狼生態失衡而泛濫成災,草原一片枯黃時,我又感到一絲無奈與悲哀……

千百年來,狼一直是兇殘的代名詞,它吃掉各種在我們眼中溫順的生物。但在我看來,狼還是勇猛、機智、剛性、團結、嚮往自由的代名詞。每一次的攻擊、防守、突圍……都毫不例外的展現著它的霸骨,它的機智。每個狼群中都有一隻頭狼,狼群在頭狼的指揮帶領下共同獵食,共同保護幼崽,這種團結,作為有些人類在誘惑面前都做不到的,它做到了。當面對人們的追捕時它表現出來的不放棄,已知沒有退路也寧願跳崖自殺也不願被剝皮出售,你能說這不是狼的一種品質應該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嗎?在我看來,狼是“嚮往自由,霸氣方剛,領導者”這些事物的代名詞,捕殺狼的人們才能說是殘忍,濫殺無辜的。 蒙古族的人們信仰狼圖騰,畏懼狼,崇拜狼。

在草原上,人成了狼的學生,從狼的身上學到了智慧、團結和勇敢。記得汶川地震時同學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全國人民都開始幫助汶川,眾志成城,終於汶川挺過難關,這難道不是團結的因素嗎。抗日戰爭時期,士兵們不怕死不怕苦英勇的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保衛自己的國家,這難道不也是如此像狼的品質中的勇氣與膽識嗎?古往今來,許多人總能機智樂觀的面對困難,解決問題,這何嘗又不是反應了草原狼身上智慧,所以,狼圖騰名不虛傳,值得一看!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八

在我們看來,狼很野蠻,很可怕,大人嚇唬小孩,就對他們說“狼來了!”而罵狼的詞語,就更多了: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子野心、狼吞虎咽……但有一本書,從頭到尾都是寫狼的各種好處!我能不買一本先睹為快嗎?

書的作者姜戎先生,三十多年前,他作為一名北京知青,自願到蒙古額侖草原插隊,長達20xx年。在草原,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過,並與他親愛的小狼共同患難,又從狼身上不斷發現、不停學習狼的智慧。蒙古狼帶他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徑直來到了謎團的中心。狼是草原民族的獸祖、宗師、戰神與楷模!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才造就了草原狼那團結一致的品格。姜戎還有一個大膽的推測:中華龍圖騰很可能就是從草原狼圖騰演變而來的,就像華夏農耕民族是從草原遊牧民族演變而來的一樣。沒有狼圖騰的形象、性格和精神的參與,中華龍就不能成其為龍,而只能是中華蟲。狼圖騰自由強悍的進取精神,是中國巨龍騰飛的發動機。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成吉思汗的那段歷史:蒙古鐵騎為什麼能橫掃歐亞大陸,打垮華夏、印度等文明大國,就因為蒙古人是狼的徒弟,狼會利用“青紗帳”來打現代伏擊戰,會用三十六計!正是草原狼的速度,才練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烏珠穆沁戰馬!沒有蒙古狼,就沒有能征善戰的蒙古鐵騎。

看了《狼圖騰》後,我知道了人必須有狼性,不然就是人家切菜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正因為我們農耕民族骨子裡沒有狼性,所以才會被成吉思汗等鐵騎打得那么慘!我們,必須要學學狼的精神了!要不然,下次哪個別的國家的“騎兵”一來,我們怎能不戰敗?

看完《狼圖騰》,我參加了一次辯論賽,主題是:“課餘時間應該由父母做主?還是孩子自己做主?”我選擇反方“課餘時間父母做主”。我從“孟母三遷”說起,說到“草原突厥人年少時,不射中多少只老鼠,父母就不給飯吃,長大了就要騎馬射鼠,一箭一隻鼠,最後練就一代又一代的草原鐵騎,陪伴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當對方以花木蘭反駁時,我乾脆引用《狼圖騰》里畢利格老人的一番話:“嘎斯邁是蒙古家庭的母親,她敢半夜赤手空拳與狼搏鬥。你們漢人的花木蘭少少地有,我們的嘎斯邁多多地有啦!家家都有!”讓對方辯友啞口無言。

有一次,我在跑800米。在距離終點100米的時候,我就覺得沒有任何力氣了正準備放棄,媽媽跑過來對我說:“你不是在看《狼圖騰》嗎?你不是很佩服狼的耐性嗎?這次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要學狼的精神!”媽媽的這番話讓我士氣大增。我奮力向前沖,最後成功到達終點!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九

閱讀完《狼圖騰》,我久久不能平靜,這不愧是一部曠世之作。狼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兇殘、狡猾、強悍的象徵,可是作者通過一個個的狼故事,以平等的視角,將狼作為動物能夠優勝劣汰,在食物鏈中勇敢生存下來的優良品質一一展示,使讀者沉浸在故事的緊張里,情感的震撼中,生態意識的塑造里,可以說既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教育我們在競爭社會中更好生存的法則提示,更是呼喊大家尊重生命,保護環境和地球的心聲。

狼有很多優點,比如團結一心,集體意識非常濃厚,因為他們相信在殘酷的大自然競爭法則中,單個的個體永遠是弱者。他們永不畏懼,在捕捉獵物時分工明確,有著驚人的戰術思維,捕捉黃羊可以耐心地等一個整夜,使黃羊憋尿奔波而死,獲取獵物後做到食物共享。狼的很多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如他們集體為上,為集體獲得利益可以犧牲個體利益等。作為動物,他們聰明果敢,英勇強悍,值得尊重。

狼在草原上的主食是黃羊、黃金鼠、野兔等,這些動物的主要食物又是草,狼的存在很有效地克制了這些動物的過量繁殖,保護了珍貴有限的草資源,所以我們不能過量捕捉狼,否則將會破壞草原的生態平衡。書中所述的狼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無知,他們也知道保護生態平衡,所以追殺黃羊等獵物時放小捉大,不會趕盡殺絕。他們深知,只有大家和平共處,有爭鬥有競爭,但是要給對方留下根和苗,方能使得野火少不盡,春風吹又生,保證自己族群日後的安危。

人類和狼相比,在攫取食物和資源的劣行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森林銳減,草皮破被,據說目前全國土地荒漠化面積達262.4萬平方公里,沙塵暴越來越嚴重,氣候變暖,大氣污染,酸雨蔓延,人類在貪婪的欲望前沒有停下膨脹的私慾,在主宰自然的忘我陶醉里濫捕濫伐,濫用濫棄,現正一步步地步入自釀的苦酒罈子裡。和尊重自然,追求自由的狼相比,人類在此刻顯得多么地愚蠢和不文明。

《狼圖騰》展現的大草原是多么美麗,家鄉杭州曾經也是多么的自然美麗,運河彎彎,淺灘清水,西湖碧綠,湖光瀲灩。在處處是污染的世界,我們人類呼吸的是霧霾,喝的是重重過濾的漂白水,吃的是激素刺激的雞鴨大棚菜,所以說《狼圖騰》是一部敲響我們熱愛自然的、熱愛生命的樂曲強音。

《狼圖騰》的讀後感範文十

《狼圖騰》講的是蒙古草原狼和人,以及其他動物的故事。當然,狼和人、狗之間有愛,也有恨。

蒙古草原從來都是戰場,只有那些最強壯、最聰明、最能吃能打、吃飽的時候記得住飢餓滋味的狼,才能頑強地活下來。

羊倌陳陣對草原狼十分痴迷,想近距離地和狼待在一起,於是,他帶了一夥人,還有狗、馬、掏狼崽的工具一起上山去掏狼崽。看到這裡,我很激動,掏狼崽多好玩呀!找狼洞、掏狼崽是一件多么刺激的事情呀!一想到這裡,我懶得跟著陳陣他們一起上山去掏狼崽!

陳陣他們掏了幾天,被母狼耍了幾次後,終於在一個直徑三十厘米左右的小洞裡掏到一窩狼崽,一共七隻。看到這裡,我又看了看文字旁的插圖,哇!豬崽們都好可愛喔!它們都擠在一起,閉著眼睛,耷拉著小耳朵,正在睡覺呢!

陳陣他們拿走了所有的狼崽,陳陣養了一隻,和他一起掏狼崽的道爾基也養了一隻。看到這裡,我好激動,如果我在場的話,一定也會養一隻,但又一想,母狼一下子推動了那么多個孩子一定會很傷心的!

剩下的一隻小狼命運都比較悲慘,它們都被道爾基摔死,剝了狼皮,掛在蒙古包頂上了。看到這裡,我既憤怒又惋惜,憤怒的是道爾基沒有把小狼崽送回到他們原來的家,而是把它們摔死了;惋惜的是蒙古草原狼越來越少了,好好的五隻狼,還沒見到世界就死了!

陳陣的小狼一天天地長大了,而道爾基的小狼剛剛學會走路,在玩耍中咬了道爾基的小兒子一下,嚇得道爾基一棒子把它打死了。看到這裡,我真為道爾基的小狼感到悲哀,狼比狗厲害,比狗有尊嚴,比狗有骨氣,而命運卻比狗悲哀!

陳陣的小狼在他和楊克的照料下,一天長得比一天壯,比在它出生前一個月出生的小狗們高出一個頭,比在野地里長大的小狼還要大一圈!小狼還經常和陳陣一起玩遊戲,小狼會把自己薄弱的肚子露出來給陳陣看,陳陣也會把自己的手指頭小狼舔,讓它輕輕地啃咬,大狗二郎也會讓它在自己的背上玩。看到這裡,我覺得好溫馨,小狼是多么信任陳陣和二郎啊!要知道,在山上,狼都是很害怕人的,遇上狗,都要和狗打一架,把對方咬得頭破血流。

然而大部分牧民是反對陳陣養狼的,有一次兩個騎馬的牧民借小狼被鐵鏈栓著,就用套馬桿套住小狼的頭,又爆發性地狠命一拽,把小狼拽得飛了起來,想要小狼的命,而陳陣一直保護著小狼,儘量不讓它受到傷害,儘管他也被小狼咬傷過一次。陳陣這種愛護小狼的心使我非常感動,我也要像陳陣那樣熱愛小動物並保護小動物!

“熊可牽,虎可牽,獅可牽,大象也可牽,草原蒙古狼,不可牽。”這句話,在陳陣他們搬住新草場時驗證了,小狼寧可被鐵鏈勒死,也不肯被搬家的牛車牽上路,喉嚨都被鐵鏈勒破了,爪子也被磨出血,但就是不肯走,最後吐血過多,陳陣忍著心中的悲痛,親手把小狼打死了。看到這裡,我也十分傷心,好好的一條小狼就這樣死了!

看了這本書,讓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狼,狼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般冷血無情,它也是有感情的。雖然小狼最終死了,但是,它那種桀驁不馴,寧死不屈的性格讓我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