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樂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記得前年放寒假時,我去外婆家玩耍。一天和外公去市場上買菜。外公是一位退休教師。為人十分厚道,說起話來風趣幽默。常常把我逗得捧懷大笑。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市場上賣菜的可真多,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我們來到一個賣豆腐的攤位,買了一塊豆腐,外公禮貌地對攤主說了聲“謝謝”,但攤主卻冷口冷臉,一言不發。“這個攤主態度怎么能這樣?哪有像他這樣做生意的?他是不是神經不正常?”離開豆腐攤,我們繼續前行時,我問外公。“他每天都是這樣。”外公說。“那你為什麼還對他那么客氣?”我問。外公摸了摸我的頭,笑笑答道:“孩子呀,人生在世,我們何必讓別人決定我們的行為呢?為何要以牙還牙,斤斤計較,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記住,人快樂不快樂,幸福不幸福關鍵在於自己而不在於別人。”

如今,這件事過去兩年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外公說的話確實不無道理。是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在生活中我們會時常聽到這樣的話語。一位妻子抱怨道:“我生活得非常不快樂,因為孩子他爹經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了丈夫手裡。一位老師說:“我班裡的學生不守紀律,不講衛生,不努力學習。經常惹是生非。讓我整天不得安寧,我很生氣。”他把快樂的鑰匙教在學生的手中。一位員工說:“領導不賞識我,我的才能被埋沒了。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把快樂的鑰匙又被塞到老闆的手裡。好多學生整天埋三怨四:“作業太多了,上學太難受了,在學校要受老師的約束,回到家還要被老師監管。煩都煩死了。”我也常常聽到一些做婆婆的終日埋怨:“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的命可真苦啊。”

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自己的心情。 可是一旦我們把自己的情緒交給別人掌控時,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於是,抱怨與煩惱就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別人。並且傳達一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這樣的人終日鬱鬱寡歡,滿臉冷漠,使別人不喜歡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能掌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常常將自己的快樂與幸福帶給周圍的人。

同學們,我們身處的地方,無論是環境、人、事、物都很容易遊戲我們的情緒。可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千萬別忘了,主宰你命運的往往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決定快樂的鑰匙,永遠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作者: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