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我來評

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層出不窮。最先認識的是墨子。在《公輸》一文中,他力阻戰爭的爆發。不辭辛苦,“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用巧妙的語言藝術和強大的實力,阻止了公輸般和楚王將要攻宋的計畫。一個沉著鎮定,熱愛和平的智者形象躍然紙上。

他熱心救世,不畏強權,為的便是百姓能生活安定!接著,一位偉大的思想政治家——孟子出現了。在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他強調“人和”是治國的關鍵。以為君王只有能夠施行仁政才能使人民服從,使國家強盛,使天下太平,否則只會“親戚畔之”;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他又告訴世人上天將會下達重要的使命給能夠承受苦難,堅持不懈的人。

縱觀古今,沉迷於美色酒肉中的皇帝哪個不是亡國之君?孟子的治國理想在當今世界也仍可借鑑,能說他不偉大嗎?繼續深入,他的《魚我所欲也》又為我們提出了對於“大義”的態度。每個人都要堅守大義,哪怕萬不得已只能“捨生取義”也在所不惜。為了“萬鍾”而背信棄義的人是不能被歷史所原諒的,而不受嗟來之食的大義之士會流芳千古。最後要談的是莊子。

在《惠子相梁》,他面對好友的猜忌,落落大方,用“鴟”暗喻了猜忌君子,追逐名利的人;用“腐鼠”比喻了許多人夢想的功名利祿;而用“鵷雛”比喻了志向高潔的君子,不慕名利的莊子已瞭然於心。而在《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一文中,濠水橋上的千古名辯令人難以忘懷。

莊子留心觀察世間萬物,儼然有著藝術家的風格。先秦諸子的思想,深遠而奧妙。我深信他們會一直在中華的歷史長空中閃光。

姓名:朱憶蓮

班級:初2019級3班

學校:重慶市城口中學校

指導老師:符美媛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