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微信紅包”

不管是除夕夜還是元宵節,“搶紅包”都成了當下的時令活動。打開手機微信,一排排一列列齊刷刷的紅包映入眼帘,讓人饞涎欲滴。忍不住抱起手機心急火燎地按下“拆紅包”,生怕自己晚了一秒鐘紅包就沒有了。這種場景在除夕和元宵節已成常態,尤其是今年,紅包交易量一秒鐘便可交易五百萬多次,讓手機控們望而眼紅、使無數青年晝夜不停搖手機的微信紅包更成了本次春節的焦點。

“微信紅包”和“春晚搖一搖”首當其衝,它們“引無數英雄競搖包”。年輕人們無所不搖,連一毛錢都要搶的面紅耳赤;大街小巷、天南海北搶紅包大軍無孔不入、無處不在。這些專屬低頭族們在闔家歡樂、共慶團圓時左右各一手機,有的眼睛像鷹爪一樣死摳著螢幕,有的使出吃奶的勁兒上下猛搖,有的甚至走火入魔到搖出腱鞘炎,卻至死不休,大有那處拚命架勢與手機“生死搏鬥”。在河南老家探親時,我偶然在計程車廣播聽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並引發了我的思考“春節該不該有電子紅包?”

社會上說法不一,支持大軍和反對大軍層出不窮,貼吧、話題議論上更是唇槍舌劍,爭論不休。支持大軍認為,搶紅包乃春節市場的一大商機,各種支付網站可以通過人們之間的紅包派送賺取巨額利益,以推動國家的數位化進程和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據新華網報導,春節期間紅包的收發量高達32.7億次,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我國的人口總數,足以證明我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相比去年再創新高。春節的大好機會也為商家們帶來了利潤,大規模的電子優惠券的派發成為了商家們買收人心,贏取口碑的一大利器,電子商店取代現實商店,不僅無需房屋租金、給予了員工自由的時間,還在某種意義上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網際網路就業率,真是一句三得。

還有網友提出,微信紅包不僅對國家有益,對個人也是有益的。電子紅包比起真實紅包更具吸引力,就像數字比實物更有表現力一樣;有時,一群人可以為搶一元錢樂此不疲,但要是一張綠色的毛爺爺掉在地上,可能很久都沒有人去撿。所以,這樣就減輕了春節紅包的負擔,因為在網際網路上,一個紅包可以送給10個人,但現實中,一個人可能收到10個紅包。是的,人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生物,抽象和形象他們更愛的前者。

反對大軍認為,微信紅包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是有所破壞的,在春節期間低頭搶紅包,不僅破壞了闔家團圓的歡樂氣氛,還對健康不利。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本就應該感謝先祖、祭拜高堂,若這種習俗被網際網路所取代,便是有損中國文化的。支持這一派的大多是歷史學者和老人,他們與新潮的科技進步思想碰撞出了火花,引起了社會各界在電子紅包的看法上觀點不一。也同時使我有了以下的想法:

紅包還是可以搶的,但不能太過。網際網路時代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我們也應該順勢而行。搶紅包一定要注意時間,不能長時間搶,也不可總搶,這樣不僅影響健康、破壞春節氣氛,也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與偏見;同時也不要因搶紅包“搖一搖”影響到正常的慶祝活動和團圓,要是做到以上這些,我相信紅包還是可以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