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與爆發作文

當看到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雙膝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時,我想那些在二戰中被德軍殘酷殺戮的萬千生靈,那些徘徊在另一個世界裡的靈魂,終於等到了虔誠的懺悔。

戰火的硝煙早已散去,歷史等待了六十年,世界等待了六十年。六十年後,歐洲人民終於等到了這歷史性的跪拜,這是深刻的、源自靈魂深處的跪拜。

二戰的血痕漸漸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土中,同為二戰受害國的亞洲各國人民同樣等待著日本的懺悔。但我們看到的是,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竟然在日本無條件投降61周年之際,悍然再次參拜供奉有14名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倒行逆施,一意孤行,令人髮指。

沒有人會希望看到戰爭,然而戰爭卻仍在不斷爆發。流離失所的難民,痛失親人的孤兒,嗷嗷待哺卻失去糧食供應的嬰兒,經常通過各種媒介闖入我們的視野。

流血,死亡。

生命,並非為成為子彈的活靶而生。誰也沒有權利剝奪一個無辜者的生命。當子彈射入又一個顫慄的軀體時,我似乎看見了他驚恐而絕望的眼神。他直直地望著你,沒有言語,張大的眼睛迸射出絕望,他此刻正在思考什麼?是回擊?是躲避?是父母妻兒?是美好的生活?

也許什麼都是,也是什麼都不是,但我猜想,當生命的最後一滴從他軀體中流去時,他會在內心質問蒼天:“為什麼要戰爭?”為什麼要戰爭?這也是許許多多人思考的問題,並非子彈的攢射,飛彈地轟炸才會讓人和和氣氣;並非侵入他國領土,屠戮無辜生命才能解決國際爭端。

我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度里,然而那整天躲避狂轟濫炸的孩子呢?

世界呼喚和平,人民渴望安寧。只有和平,地球才能名副其實地做人類的搖籃;只有和平,經濟才能發展,人們才能擺脫貧困;只有和平,人類才能繼承和發揚文化傳統,創造新的燦爛文明。

德國總理面對受害者真誠的跪拜固然讓人稱讚,日本首相面對加害者拙劣的跪拜固然令人憤慨,但那無數人用生命書寫的戰火後的等待,不僅是真誠的懺悔;我們更迫切等待的,是再無戰爭,只有和平與友誼。

等待永恆的和平,期待永恆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