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謝的初二日記600字

篇一:

“我每天因為自己遇到的事情感謝上帝。如果一天之中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感激的,那么我至少可以感謝上帝讓我免於死亡!”許多名言佳句成了過眼雲煙,這句話去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懂得感謝的人,心中時時盈滿鮮活的泉水,一直有快樂溫暖相隨。

世界上有許多懂得感謝的人,他們不僅為“有”而感謝,也為“無”而感謝;為幸運而感謝,也為苦難而感謝。如果一個人把磨難當作鍛鍊能力、錘鍊品格的機會,那么在困境裡照樣可以發出感激的聲音。我們的祖先不也告訴我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嗎?這豈不是告訴我們應該對這些“艱難困苦”預支一分感謝之情嗎?古今中外有這樣通達、堅韌的智者,我們為什麼不向他們學習這種永遠感謝、平和溫柔的心態呢?

一個生命的誕生,是一個奇蹟,而一個生命的延續,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自己單獨可以決定的事,既然如此,難道不該心存感激嗎?感激那瞑瞑之中讓你來到世界上的力量,感謝無條件深愛你的父母,感謝開車送你上班的人,感謝擁擠的馬路上避讓你的人,感謝讓你有衣可穿的工人,感謝教你知識的老師,感謝接受你、給你責任感和榮譽感的崗位,感謝每天和你配合的同事,感謝給你治病的醫生,感謝給你送信的郵遞員,感謝清掃的工人,感謝所有對你講信用、講道理的人,感謝所有和平的擁護者和維護者,感謝所有科學、醫學的研究者,感謝所有的藝術家和夢想家,感謝守時的晝夜。感謝適時的風雨,感謝美麗的風景感謝美妙的音樂,感謝美好的書籍……難道我們不值得我們不停的感謝嗎?

當你覺得沒什麼可以高興的,沒什麼可以慶幸、珍惜的時候,有一篇小說就叫《你以為你是誰》,可以用它來對自己一個當頭棒喝。是的,你以為你是誰啊?你天資過人與眾不同嗎?你豪門出身而富可敵國嗎?你兢兢業業日日操勞嗎?你為什麼有資格向生活索取更多?為什麼希望享有特權、幸運和僥倖?為什麼天經地義必須過好日子?為什麼你不能對擁有的感到慶幸,對所有愛你的人表示感謝,對現在的生活無比珍惜、由衷感謝呢?平心靜氣的想想這些,然後由衷的說一聲:“太謝謝了!”今後的人生不會縮短,但是在路的兩邊,風景已經改變。

事事感謝,時時感謝,用“感謝”的柔光鏡來看世界,世界會更美好。

篇二:

我們從生下開始就背負著一個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感謝每一個在我們人生路途中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只有學會感恩,才會知道珍惜。

第一個要感謝的人,就是那個曾經忍受著巨大的疼痛讓我們誕生的人——母親。從古至今,有無數的詩詞歌賦是讚頌母親的,像孟郊的《遊子吟》,白居易的《慈烏夜啼》等。母愛,是比任何一種感情都要真,都要深的。想著她工作了一天后回家還要給我們洗衣做飯,想著她平時愛的絮叨,想著她每次打了我們還默默流淚,想著她不管多累多苦都還替我們著想……我們對她的感謝,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

第二個要感謝的,我們毋庸置疑的選定了父親這一角色。都說父愛是深沉的,父親,好像重來都不喜歡把自己心中的事告訴我們,因為冥冥中好像有一股力量,不知不自覺的將“嚴父”這樣一種稱號套在了每一位父親的身上。他們表面上不讓我們感覺到親和,內心的愛卻是波濤洶湧的。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有好多父母為了孩子獻出生命。這樣的精神,在我們的爸爸媽媽中,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我們應該感謝父親,告訴他,你能感覺到他心裡的深沉的愛。

然後,便是所有的老師,同學,親人,朋友。他們都是我們人生的指路標,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人生的方向才會無誤。老師把自己的知識耐心的傳授給我們,讓我們學會思考,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同學告訴我們應該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親人告訴我們,親情為讓家變得溫馨,會讓世界充滿愛。朋友告訴我們,在我們要倒下時,他們會隨時支持,幫助我們,給我們鼓勵和安慰。

所以,感謝這個使命,我們必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