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美好

紅霞滿天,太陽慢慢西沉,縱然不願,但山的那邊有它的家;太陽西下,倦鳥緩緩回飛縱然不捨,但家在呼喚它;秋風瑟瑟,落葉在穿中翩躚起舞,縱然留戀,但大地才是它命定的歸宿。

人一生追求的很多,留戀的很多,捨棄的很多,忘記的也很多。然而最不能忘去的是家,是親情,不經意間走到了老屋門口,那被時間斑白了的鬥神壁紙,消蝕了的朱紅色的門漆,抬頭望了望那房梁已經被蟲蝕出了一個個的蟲洞,偶爾會落下一點灰塵,伸手準備去叩門,不知是進還是轉身離去,門吱呀一聲被我推開了,隨著一道寬不足一米的小過道來到“天井”兒時的記憶紛至踏來。

“天井”是一塊稍寬的院聲,上了台階便到了正屋,第一間是奶奶的,拉開門帘,裡面一切都已布滿灰塵,桌上的小木盒猶為搶眼,吹走上面的塵嗆得我眼都紅了,裡面裝的是不同顏色的糖紙還有兩三顆已過期的果糖,從出生我就開始和奶奶居住,媽媽爸爸都不在,一呆就是五年,然而,我學會的第一句話還是“媽媽”。我是伴著奶奶的童謠,爺爺的故事長大的。門前台階上的坐椅是爸爸的專屬,爺爺是個文學愛好者,常常一張報、一杯茶,一副老花鏡,不時也會有支煙;水龍頭、小木凳、小提籃及洗菜盆等一系列東西則是奶奶的專屬。穿閒時,我總會繞著奶奶轉,因為那時我認為奶奶好神奇,不時會給我變些小東西,特招人喜歡,當我哭時奶奶便去那神奇的小木盒裡拿出一顆糖,奶奶總愛說:“乖孫女,過會奶奶給你變魔術,你希望天是什麼顏色,奶奶就讓它變什麼顏色,”拿到糖時,總是迫不及待的剝開糖紙,透過糖紙看天空,中級里是糖果的甜,心裡是快樂幸福的甜。那原本光澤耀眼的水龍頭也長滿了青苔,水池邊也長滿了雜草,抱著那小木盒,一一關好房門,拉好窗簾,倚靠在斑駁的牆壁上望著眼前長滿雜草的外院,那不是以前奶奶用來養小雞時用的竹編片嗎?然而此時,它已失去了往日的潔淨,抱著盒子,轉身離去。回首,淚便成了詩……

奶奶苦了大半輩子,也該享受清福了,然而天不順人願,到晚年時伴著奶奶的只有床鋪和輪椅,她雖然不能走路,在家裡她還是要求種些花草,偶爾她會慢慢地去澆下花,她說,那樣叫人新鮮。那一天,在夕陽的陪伴下,爺爺推著奶奶到外面散步,一直以來,我們全家在鄰居們的配合上對奶奶隱瞞了快一年的秘密:姑媽因車禍,離開了我們這個大家庭。最終還是被一位多嘴的老人說破了,自那以後,奶奶的笑容少了,她的悲傷是我們看得到的,人變得憔悴了許多。

去年,奶奶離我們而去,那天早晨當我們一家正準備吃飯時,我在給奶奶餵水,一時間奶奶好像呼吸困難,不時的看我,我以為我餵水滄到了奶奶,我趕緊叫爺爺和爸媽,他們進來後,爸爸扶起了奶奶,爺爺說奶奶快不行的時候,我手中的碗滑落到地上,那聲音格外刺耳,媽媽請來了前小巷的一位老者,他說:“你們快準備後事吧!”當時我不敢相信的拉著那老者的衣服,破口大罵“滾,你給我滾,你家才準備後事呢!”家人忙裡忙外,只有我一個傻傻地摟著奶奶和她說話,我已哭成一個淚人,奶奶試圖擦去我的眼淚,然而已使不出勁,當奶奶安祥的閉上眼時,我反而哭不出了,房屋裡的哭聲一片,來弔喪的人也斷斷續續已經散去,家裡充滿了悲傷,我沉默、無語,轉過身,一股腦的向老屋奔去,抱著小木盒在長滿雜草的院子裡透過糖紙看不同顏色的天空,由於光強讓眼睛變得模糊起來,眨下眼,那強忍的淚水便流了下來。

春風吹散了嫣紅翠綠,卻扯不斷綿綿依惜;歲月斑駁了房屋,卻帶不走依依深情;時光模糊了往日記憶,卻掩不住深深的思念。又一年的中秋將至,皎潔的明月高懸上空,我求學在外,奶奶長眠地底,此刻我們共在同一月下,然而家中的快樂肯定會少了往年的歡聲笑語,中秋是奶奶的生日,但奶奶卻離開了我們。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思念你,我親愛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