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眼淚

年少時愛極了一篇名為《背影》的散文,也曾不止一次的坐在校園的林蔭下輕聲朗讀,雖如此,卻仍是讀不夠的感覺。人若愛著一種東西總會有某種原因,而我,愛上那篇文大抵是貪戀文中那種深沉的父愛吧,無疑,對於從小就與父親交流甚少的我來說,那種東西顯得渺遠而珍貴。

他高高瘦瘦的,平時總是一身素色的穿著。一頭稍稍發黃的頭髮總是剪得很勤,似乎就沒見過他的頭髮留到耳際,一雙眼睛不能說是多么明亮有神,卻也是善眉善眼,一看就是那種典型的老實漢子。

我幾乎是遺傳了他所有的基因,唯獨差了一樣,就是身高,我說不上是小家碧玉的模樣,也談不上身材高挑,簡言之,我就是那種走在人群里,一眼看不到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好久,也被人詢問了無數次,包括親戚,同學,鄰居。而每每聽到他們說“你怎么沒能長你爸那么高的個子”的詢問時,我總是俏皮的答他們:“因為我不是他們親生的呀!”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小時候常聽母親說我是用幾個饅頭換來的,我原知那是母親騙我的謊話,卻裝作生氣的樣子,等她說那句“我是騙你的”。

他與我在一起的時光並不多,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一年12個月裡,幾乎有6、7個月外出。這種記憶從我國小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那時雖年少,卻也早早體會到了什麼是父愛,而大多數時候我都是不在乎的態度,也唯有下雨天、開學時無人接送時,我眼裡才泛起一種叫做委屈和心酸的液體。我承認,小時候的我很膽小,有時遇到同齡男孩子的故意刁難,我會著急的抹眼淚,跑去跟老師“告狀”,看到院子裡啄食的公雞也不敢一個人走出屋子,這種性格陪伴很久後,我逐漸明白,我不能像同齡的孩子一樣找爸爸去跟同學“算賬”,也不能找爸爸去趕走兇惡的公雞,也是在電話里聽到他的那句“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時,我開始變的堅強。是啊,沒有一個人會長久的陪在你身邊,保護你,也唯有自己強大起來,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那接下來的校園時光里,我科科都是好成績,每次穩穩保持1.2名的優秀檔里,當上了班裡的班長,課代表,文藝委員,也是學校少先隊員的大隊長。短短三年時光,我幾乎成了學校無人不知,村里無人不曉的孩子,只是,我不但沒有那種勝利,榮譽的喜悅,反而心底還藏著無盡的落寞感。我總是想著,會在我興高采烈拿著獎狀回家時可以看到他親手接過那份榮譽,朝我露出欣慰的笑臉,也總是想著,當我在台上朗誦時,會在眾家長中尋到他的身影。只是,這些場景都不曾出現過,出現更多的是電話那頭他一成不變的叮囑“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順利考入好點的中學”。

只是,那些與年少有關的日子裡,我習慣了站在地平線上,看黃昏日落,慢慢將自己渲染成暖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