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是一個陰霾的周末,我們一家三口驅車前往城北60華里的小宋莊看梨花,聽說那裡萬畝梨園,正是梨花盛開的時候。

車子沿著104國道行駛50多華里後,向西轉入鄉間沙石路,顛顛簸簸中,老公的好友偉忽然說:“前面就是梨花,到了!”老公忙說:“這只是一小片,大片的梨花還在前面呢!我來過的。”聽著兩人的話,我急忙搖開車窗,只見青青的麥田裡,一片梨花如雪如霧,忽隱忽現,飄渺起伏。不遠處,是陰霧籠罩下的村莊。

我們的車子繼續向前行駛,到了一個村子,只見農家的房前屋後,點綴著三三兩兩的桃樹、梨樹。麥苗青,桃花紅,梨花白,楊柳綠,五彩斑斕。我不禁感嘆:鄉間田園,真是春天的極盛地!

轉了兩個彎後,鄉村小路的兩邊已有成片成行的梨樹,這兒一排,那兒幾顆,白的像雪,粉的像霞。透過車窗,我呼吸著鄉野清新的空氣,那似有若無的馨香彌散在四周,我貪婪的吮吸著,不禁讚嘆:“好香好漂亮啊!”拐了最後一個彎,終於到了梨園,那兒已停了許多車子。雖然天氣陰沉,但遊人絲毫不減興趣。只見三三兩兩的人,在梨樹下觀賞著,說笑著。我和女兒急忙下車,老公拿出相機,我從他手中搶過來,走向那一顆顆梨樹。

站在梨園小路上,放眼望去,只見樹樹梨花,如仙女下凡時攜來的大團大團白色的雲朵。近觀,那一朵朵燦然的梨花,又仿如一個個冰肌玉骨的美人。當我把鏡頭對準那一朵朵梨花時,我仿佛聽到了它們的歡聲笑語,它們嬉笑著打鬧著,張開玉顏,露出粉頸,喧喧嚷嚷。

“玉村瓊葩堆雪”“巧解逢人笑”,古人吟詠梨花,真可謂恰到好處。

徜徉在梨花下,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人間天上。我好像誤入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見到了一派祥和溫馨、恬靜純美的景象,只覺得渾身都染了梨花的顏色,變得潔白通透。心靈也像用聖水洗過了一番,空靈潔淨,不染塵世的煙火,我也仿佛成了遨遊天宮的女仙。

成排的梨花之間,偶爾夾雜著一排桃樹,桃樹盤根虬枝,翠葉微綠,朵朵桃花粉面含春,喧生笑語,爭奇鬥豔,似在和兩邊的梨花爭艷比美。“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桃花太馨香妖艷了,我更喜愛梨花不被風塵所染的高尚純潔精神。

當我在花下留影的時候,見到兩個紅衣少女讚嘆著說:“真是花的海洋?要能在這住幾天,就心滿意足了。”她的兩句話,流露對梨園的無限眷戀,也說出了我的心情。

我在梨樹下流連著,興奮著:“美!真是太美了!”我不停的按下相機快門,留下那一個個冰姿玉骨的美麗容顏。但我只是細細的觀賞,始終沒有觸摸過一朵梨花,看著它們那潔白不容侵犯的面容,我怎忍觸著它?我生怕碰飛它們的心事,攪亂它們的好夢!其實,每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對花如對人,當我們以愛美之心去呵護關愛它的時候,它們會對我們報之以友好和微笑。

古人讚美梨花“冰姿玉骨”,“有白雪精神,春風顏貌”,“梨花如靜女”,梨花有著秀外惠中的美。“梨花一枝春帶雨”,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以帶雨的梨花,比喻淚流滿面、神情悽然的美人楊貴妃。可見,梨花是高潔的象徵,是美的象徵。

在返回的梨園小路上,我對身邊的老公和女兒說:“這兒要能搞個梨園旅遊開發區,還真不錯!”這時,一個四十來歲的農婦,挎著籃子從我們旁邊走過,她接過了我的話:“那也得政府幫助。我們這兒地少,光栽梨樹是不行的,還得種點糧食。”接著她又說:“梨花結果也不容易,一朵朵梨花都要點粉,點粉後,才能結梨子。”“什麼是點粉?”我問。女兒忙解釋:“就是人工授粉,我生物上學過的。”“喔,原來如此!”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每一朵梨花上都有農人的汗水和體溫啊!那密密匝匝,如雲如霧的數不盡的朵朵梨花,要經過多少個農民之手啊!我懂得了果實的來之不易。

將近中午十二點時,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梨園,坐在車子裡,我不停的回頭,腦海里忽然想起了兩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吟著這兩句詩,只覺得春風浩浩,花香裊裊,餘韻悠悠。

只覺得內心一派清朗潔淨空明,我仿佛變成一個仙風道骨的女子,搖著梨雪的輕夢,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