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是首歌

萍是我的髮小,以前在高士的老街上我們是對面而居的鄰居。我們在高士國小同一個班級讀完了國小又一同升入中學在同一個班讀完了國中。在年少時代,我們攜手風來雨往中,一同上學,一同回家,是形影不離的好夥伴;我們相伴青澀歲月里,一塊玩耍嘻鬧,一塊學習交流,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那時萍的父親在高士鄉政府里上班,母親則經營著高士旅社,而她的家就安在高士旅社裡。彼時我們農村住房全是土地面老式結構的磚瓦房,而唯有她母親經營的公家旅店,有寬敞的大廳和光潔的水泥地面。她家的水泥地面,自然成了我們這些童年小夥伴最佳的玩樂場所。放學回來我與萍總會在大廳里滾上半天,或在地面上畫個棋盤下棋,或玩抓子的遊戲,或踢毽子,或玩跳房子的遊戲,我與萍就在這裡度過了許多幸福而美好的童年時光。

當然,能盡情享受童年時這些歡樂時光,更主要的是她母親廖媽,是個最慈愛,最和善的媽媽,總是容著我們這班淘氣包,在大廳里嘻戲耍鬧,最後總是默默地收拾滿地狼藉卻從無怨言。而我更是她家的常客,在這裡玩耍時總是樂不思蜀,每次吃飯母親都要扯開嗓門喚我,我總是急急地回家盛了飯,然後端著碗在大廳里占著一席之地。有次吃稀飯,我吃了一碗又一碗,來回跑也不知往返了多少趟,廖媽見我像小猴子那樣蹦來跳去,就打趣地問我吃了幾碗稀飯,我是神氣十足地說吃了八碗,引得眾人哄堂大笑。而當時的萍,只是驚詫地瞪大了眼睛。如今萍跟我在一塊聊天,總愛提我當年誇海口吃八碗稀飯之事。當然,當年是否真的吃了八碗稀飯,如今無從考證,或許是小孩誇耀的心理,以顯示自己與眾不同。只是一直以來,我胃口好飯量大這倒是不爭的事實,更重要的是我能吃,但不易發胖,這也是萍羨慕不已的事,用她的話說:“你是真的有口福。”

升到國中後,我逐漸變得有點叛逆。小時候的我扎著辮子,可自己並不會梳頭,一直是母親幫我打理。進入國中後時間緊,自己又是懶散不會早起的人,一頭天然的捲髮很難弄,有時就頂著亂蓬蓬捲髮匆匆趕到學校,惹得同學們都嘲笑我是“救毛驢子”,心裡很是委屈和鬱悶。母親看我因為頭髮的事情而弄得不開心,就建議我將頭髮剪短,以方便梳理,於是就來到街道唯一的華國理髮部去理髮。當看到自己滿頭的長髮一點點剪掉,感覺是如此的心痛和難過。而第一次理髮,更是給青春期的我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因為天然捲髮本來就難弄加上剪得參差不齊,頭看上去更像個亂雞窩。我越發不滿,向母親發嘮騷說頭髮剪得像狗啃的,讓我怎么見人啊?!或許是為了向華國師傅抗議心中的不滿,我要求他重新理一次,乾脆推成了一小平頭。小姑娘也正是愛美的年紀,可現在剃著小平頭,穿著花衣裳,不男不女的樣子像個醜小鴨,更是引得路人的指指點點,引來同學們的嘲笑,青春期的我心裡更是煩躁不安,後來乾脆不再穿花衣,一律穿黃軍裝,運動裝,一直剃著小平頭,女扮男裝,從國中到高中畢業,一直如此。

彼時,我的外表形象加上很野的個性,許多女孩子不願跟我玩的,只有萍依然對我不離不棄,形影相隨。而那時萍自然要承受不少不明真相人的指點和側目。在那個年代男女同學間是很少說話,甚至男女同桌都要劃“三八線”誰也不得過界,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起那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而她跟我這個假小子在一起,可想而知她要遭到多少白眼,蒙受多少的委屈,可她卻始終無所畏懼毫不在意。

叛逆而另類的我,青春期內心無疑是孤獨苦悶的,桀驁不馴,自卑自傲,又不願屈服於現實,用老師的話來說是全身長滿了反骨。所幸那時,雖然有點我行我素,有點不合群,有些反叛,但父母對我一直是疼愛有加;另外,學習熱情還高,是那種有個性有思想的人,因而老師對我還很是關愛;更重要的是,身邊有萍這樣一位密友陪伴開導我,經常與我做交流溝通,並一直關心支持著我,我得以安全地度過了青春期,而不至於走向生活的另一個極端。

萍是個文靜而秀氣的女孩,性格溫和內斂,心思細密,很能關心體貼人;而我是個隨意魯莽的人,個性率性單純,有時做事想一出是一出,從不計後果。她與我的性格屬於那種互補型的,她對我很是包容,且有時做事能給我提出恰當的建議;對她的那點小性子我也是能接受,有時耍小脾氣我就遷就她,哄哄她。當然,經常在一塊鬧矛盾是在所難免,有時很生氣時就相互不理睬,可我們從不記仇一眨眼功夫就和好如初,這也使得我們的友情能持續多年。

國中畢業後,萍隨父母進了城,在縣師範文秘班就讀,我則進入縣一中學習,雖然我們同在縣城,但因各自的學業我們很少見面。畢業後她進入基層供電部門上班,我則進入一個末流的大學繼續深造,大學畢業後我進入一家農業開發公司上班,她後來業績不錯調入縣局工作。就這樣我們在不同的人生軌跡上運行。

一直以為,我們現在只是兩不同軌道上運行的兩顆行星,今後是難得交集重逢。但實際上,生活還是有許多意外和驚喜,人生還是有許多不期而至的緣分。

工作十年後,我單位改制下崗,因為不想給人打工受約束,加上自己對經商感興趣,於是在居住的小區出口租了門面做生意。而此時我與萍的女兒都國中快畢業,為了小孩求學方便,我與萍同在一個小區緊鄰隔壁同一樓層各自買了二套房,當時買房也互不知情,只是後來裝修才知。在年少時我們是對門而居的鄰居,而人到中年後我們又成了毗鄰而居的鄰居。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其實真的很神奇,似乎冥冥之中有某種神秘力量,讓我們又走到一起重新相聚。

三毛所說:“地球之所以是圓的,是因為上帝想讓那些走失或者迷路的人能夠重新相遇。”我想上帝還是非常眷顧我們的,讓我們這對兒時的好夥伴,在歷經歲月滄桑後,又能相會聚首。

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裡,人與人之間關係是日益冷漠;在人口雜居的小區里,看到的只是越來越多的陌生面孔。而我與萍這對發小相見時自然格外親切友好,相聚時更覺溫馨甜蜜。每每我在店前忙碌,她上下班經過打個招呼,問聲好,總有種暖暖的幸福感滌盪心間。更多時候吃過晚飯後,他們兩口子來到店裡與我們談心,偶爾我們在店前面打打羽毛球,或者出去走走。我們追憶往事,暢談現在,展望未來,分享著彼此生活的喜樂憂傷。

當然,日常生活大多是平淡的,但與萍在一起,卻多一份歡樂和溫馨。

萍是個心靈手巧的女子,有時總愛做點花樣小吃,每次總是惦記著送來給我嘗個新鮮,而我在鄉下上班的老公有時帶些野生的魚蝦之類也不忘留一份給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這樣相互關心,相互照應,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時光,只是這份情多了份歲月積澱下的厚重。

萍是個細心柔情的女子,平日裡對我是非常關心、體貼和照顧。有一次同學聚會,因為難得相聚一次,吃了午飯後同學們趁著濃濃的興致,下午又去ktv飈歌,晚上接著在飯店吃喝。正吃晚飯的時候,萍一個電話打來,焦急地問道,你在哪兒,有什麼事嗎?怎么你的店門關了一天?!在聽完我的解釋她才如釋重負。掛斷電話,我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在這熙攘的塵世,每個人都背負著太多的責任和義務活得並不容易,為了生存勞碌奔波疲於奔命,許多時候是自顧不暇,誰還更多的心思去關注別人!而萍無論是清閒還是忙碌,都能系我於心間,給予我關心,這是怎樣的一種深情厚誼,怎樣的一份默默情懷!今生與她的再次相聚我又是多么幸運與幸福!

這世間有多少分分合合的故事,有多少恩恩怨怨的情緣?茫茫人海中,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情念著念著就淡了。而我與萍在歷經世事變遷,穿越歲月滄桑,卻又重逢聚首,這份情依然溫暖如初,這又是上天多大的眷顧與恩賜?!這又是人生多大的幸運與奇蹟?!佛曰:同船過渡前世修,而與萍從發小到同學,在經年的分離歷經人生的千迴百轉後,現在又成為毗鄰而居的鄰人,這又是修了幾世的緣分?感謝生活,感謝生命中那些不期而至的冥冥中的緣分。

其實,許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際遇,停留是剎那,轉身便是天涯,一旦分開就會情緣難續,舊夢難圓。

以前年少無知的我,並不懂人生際遇的無常,總以為有大把的青春時光可以揮霍,總以為聚守是必然,別離是偶然;不懂人生有太多的聚散離合,不懂珍惜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的緣分。如今已人到中年,歷經生活的曲曲折折,看過世間的是是非非,體會人情的薄薄涼涼,與萍重新相遇聚首,倍感溫馨美好,更覺情深義重,不禁感嘆,重逢是人生中一支最美妙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