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源於信念

在荊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開闢出康莊大道。

——題記

翻開歷史的畫卷,品味他們的人生:品性源於信念。

散發香草的味道——屈原

他一生坎坷。他輔佐懷王變法圖強,主張聯齊抗秦,處處為國家著想,但因小人的誣陷,兩次遭到流放。他為了蒼生,為了人間正道,為了心中那愛國的信念,縱使被流放,也沒有與世俗同流合污。他的忠貞,他的堅毅,成就了他與日月同輝的品性,直到最後自沉汨羅江,他也沒有於亂世中迷失。他用他的一生詮釋了忠貞愛國的信念,詮釋了他的品格,他的精神感召了無數中華兒女,影響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子。品性源於信念的堅定!

史家的絕唱——司馬遷

他生於史官之家,飽讀詩書,四處遊學。李陵之禍,他慷慨陳詞;漢將投誠,他執言上書。正因他的這份氣概被污衊入獄。面對殘酷、污衊,他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隨波逐流,反而成為了社會的異類。他“死或重於泰山,或重於鴻毛”的信念支持著他。在承受精神的折磨時,他退到了尊嚴的底端,“苟且偷生”為的只是完成自己的夢想——《史記》。最後,他成功了,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他的成功不僅源於留下了《史記》,更在於他面對厄運時的堅毅、頑強。他的忍辱負重,造就了他的不屈,他的信念,讓他並沒有輕於鴻毛。他的“偷生”並沒有使他隨波逐流,反而使他的品性更為光彩奪目。

亂世的美神——李清照

她出生名門,飽讀詩書,才華過人,遇到趙明誠後,婚姻美滿,但到了中年,北宋滅亡,丈夫病逝,在背負著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難的情況下,她沒有像大多數身處封建社會的人一樣,生活得心安理,隨波逐流。她站在了思想的至高點,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年國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愛情之尊。面對所有的壓力,她決不失去自己的準則,決不失去自己的信念,她對名族的熱愛,對文學的熱愛,讓她成為卓爾不群的人,讓她成為封建社會中最孤獨的人。她用她的筆抒寫了不朽,化愁為美,剛柔並進,為我們留下了百讀不厭的詩篇。她那於亂世中的清醒,那才華,那執著的信念,讓她永遠高懸於歷史的星空。

天才形成於平靜,品性來源於生活的激流,來源於對自己所嚮往的東西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