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與頭腦

耳朵本是頭腦上五官的一部分,也並不比鼻子、眼睛、口要特殊多少。但隨著光陰的流逝,我發現了它們之間微妙的關係,耳朵與頭腦也並不像小品劇五官爭功里演出的那樣簡單。

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不知多少次,我們的大腦要靠耳朵來做出判斷。中國人歷來信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荷蘭也有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所以我們其中的好多人凡事就去請教別人,喪失了自己的主見,以致於在處理重大問題上出現了偏聽偏信。於是,長在我們大腦左右的耳朵經常左右我們的大腦。

面對流言,面對太多不同的意見,我們不知道該相信什麼,所以有些人選擇了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久而久之,由於耳朵被阻塞,只靠大腦去判斷,導致剛愎自用。鴻門宴上放虎歸山,固執己見連年征戰,阻塞言路眾叛親離,歷史的車轍分明在我們的心中划過一道道殷紅的血跡,只由於耳朵失去了它本應有的功效。

所以我們異常困惑於迷惘,到底是去相信耳朵,還是去相信頭腦,到底是相信一切人還是懷疑一切人,到底是要廣開言路還是閉目塞聽。

早在女媧造人之際,她就選擇在每一個人的大腦上點綴一對耳朵。看來耳朵並不是毫無意義的,但關鍵是我們如何處理好它與頭腦之間的關係,這也就要求我們給“相信”一個尺碼,也給“聽取”一個限度。

在學習研究與藝術創作上,我們當然不能對別人的意見置之不理,也不要盲目聽從,看看自身是否還有有待完善的地方。用別人善意的指責來最佳化自己探索過程,未嘗不是一件僅憑自己功底而無法辦到的事。在探索真理、尋求自身價值的道路上,我們在聽取前人經驗教訓的同時,更要相信自己的實力與結論,畢竟歷史是在“置疑”的道路上開創出來的一味相信別人,相信太陽圍著地球轉,我們乞不要回到那個刀耕火種的年代?

但現代人,特別是生長在電子文化中的我們,身上衣服,名牌多;臉上表情,自信多;遇到事情,點子多。在處理重大問題上,我們是猶豫不決還是一味地逞匹夫之勇呢?在我們碰到一切無法克服的艱難苦痛時,在我們對前方的道路感到迷茫無助而躊躇不前時,打開你的耳朵,再去問一問你的頭腦,我該如何做,然後不帶一絲遺憾地起程。

耳朵與頭腦連線了人的內界與外界,情正確整合信息,把握好前進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