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盲從

現在的人們,大多都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只跟著別人的腳步去走,看到別人做這事成功了,就也想著自己做那件事,而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究竟合不合適做這件事。要明白,你的眼睛長在自己的身上,不是在別人身上,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

東施效顰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西施是古代的絕色美人,另很多男子深深地愛慕,同時也引來不少女性的嫉妒,東施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東施的相貌與西施是沒法比的,可是她就是想成為西施那樣的美人。西施因為生病,捂著嘴在大街上,引來了不少男子的憐惜,顯得更加動人更加美麗。而東施呢,正好看到這個情景,就想,如果我也像她的樣子,那肯定也會很迷人吧。於是自己也捂著嘴在大街上行走,原以為會迷倒很多人,可是,不僅沒有迷倒,更多的人對她的做法感到噁心,都在背後指罵著她。這就是被蒙住的眼睛,一味的去照別人的路走別人成功了,你不是那塊料,也要想著去做,到最後,反而更加失敗。

邯鄲學步大家也不陌生。那個主人公看到別人走路很好看,就想著學,可是走路是天生的,再怎么學也沒有多大用,最後,忘了原來的步法,還沒有學會其他人的步法,只能爬著回去。這就是一個悲劇,盲從的悲劇,他們都被蒙住了雙眼,都沒有想到切合自身,一味盲從,最後換來的只能是失敗。

貝多芬是音樂界神一樣的人物。當他兩耳失去聽覺能力,在別人都認為他不可能成功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可以,自己有那個能力,也就是在他失聰的那段時間,創下了一部又一部的聞名世界的歌曲。他的眼睛長在自己身上,他明白自己的能力,所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最後,他成功了,別的人還有什麼資格說他不可能成功?

還有一位名人,伽利略。他的一次著名世界的實驗,就是斜塔實驗,那個時期,幾乎所有人,是世界上所有人都認為,重的東西先落地,輕的後落地,而在伽利略拿著兩個重度完全不一樣的鉛球往下拋所有人都只聽到了一次落地的聲音,他成功了,所有人都準備看他的笑話,然而他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他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沒有因為各種壓迫而放棄,去改變自己的原來的想法,而是去證明,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也就是他的眼睛沒有盲從任何人,他成功了。

我們的眼睛長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一味的去盲從,最後換來的肯定是失敗。相信自己,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