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幸福

幸福是什麼?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幸福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卻人人可以感受和品味,幸福是感激,是溫暖,是奉獻,是寬容,是奉獻,讓我們苦苦尋覓,又無限嚮往。其實,幸福只是一種看問題的角度。

幸福是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嘯時心底的春光;是假日裡一杯浮晃著淡碧的暖茶;是心存感激、諒解別人後的那善意釋然的一個微笑;是遠行時親人的叮嚀;是與三兩好友在茶肆間爽朗的談笑;是月華如水的河邊戀人的擁抱;是垂暮之時回味的種種坎坷和溫情人生。

幸福是一道風景,若以一種坦然的心態漫步其中,那人生便充滿了美麗的風景。不僅在於你怎么去欣賞和體會,更在於你面對生活時的心態和方向。老一代工人作家吳雲鐸曾言: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夥伴們大踏步地衝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這睿智的句子中滲透著對幸福無限嚮往,不斷追求,幸福,不僅是自己,更在於對於別人做了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的是,身在幸福之中卻不自知,失望和遺憾卻不揮之不去。對生活充滿失望的人,在人海中浮浮沉沉,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刻意去追求幸福,收穫的卻常是失敗和憂傷。當一個人把幸福定位在永遠得不到的事物時,最真實的幸福從指縫中悄然溜走了,更多的時候,是人們自己在忽略幸福。經常聽到人們抱怨說,現在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卻越來越少。其實,不是幸福指數下降,而是人們的心底的欲望越來越高,以至於缺乏了滿足感。殊不知,貧困地區的求學兒童,能有一本新華字典,也是最大的幸福;陶淵明所過的簡樸的平民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讓無數文人墨客所嚮往。菊花易得,心境難求。能在耄耋之年拋卻繁華,浪跡於平淡人間,超脫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人生如此,更有何求?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段話很有感觸:幸福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裡笑聲有多甜;幸福不是你能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能平安到家;幸福不是愛人多漂亮,而是愛人的笑容多燦爛。幸福是最平常的,平常到無處不在;幸福又是稀有的,稀有到有人終其一生,不得其門而入。倘若你要問我,幸福到底在哪裡?我會說:幸福是天空,是陽光,是草地。幸福,就是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