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所擁有的青春

“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這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莎士比亞如是說。

是啊,生命是大海,青春便是小舟,叫我們知曉大海之浩瀚;生命是天空,青春便是翅膀,叫我們知曉天空之高遠。青春是比錦緞千匹,黃金萬兩更珍貴的東西,它就如相冊里泛黃的舊照片,如畫廊里斑斕的油畫,如唱片裡首首經典的老歌,承載我們的喜怒哀樂,記錄我們每一次成長。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珍惜他們正擁有的青春呢?

有多少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明明吃穿不愁,有舒心愜意的生活,卻身在福中不知福,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上課插科打諢,結交狐朋狗友,打架滋事,目無尊長,並美其名曰:“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他們從不知,多少山區裡的孩子,讀書都已經成為奢望。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故人運用淺顯的詩句向我們揭示了這樣深刻的道理。青春時期的努力奮鬥何其重要!正因青春寶貴,正因時不待我,所以才更應鞭策自己,拼搏向上,做更有意義的事,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而在歷史中,在生活里,因為珍惜青春從而創出一片天地的例子更是不少。

古時的孫敬蘇秦,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被萬人稱頌。他們雖少時家境貧困,卻不甘人後,擁有遠大抱負,青春時期為了讀書圖強,想出這樣的法子來逼自己:一定要讀書學習!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最終他們成為了偉大的政治家。還有張海迪,自幼身體殘疾,醫生斷言她絕對活不過27歲,張海迪卻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更加珍惜自己生命的一分一秒,更加勤奮的學習工作來延長自己的生命。她在日記中寫到:“我不能碌碌無為地活著,活著就要學習,就要多為民眾做些事情。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最後,她成為知名的作家。

孫敬、蘇秦、張海迪,他們的人生不一而同有著並不完滿的開始,可最後,他們用實際行動去珍惜青春年華,來綻放自己人生的美麗光彩。

再看看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有健全的身體,正值青春年少,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得比他們更好?

此刻你對青春的珍惜就會換來你年老時的自豪。就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說道那樣:回首往事時,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來!用理想為青春按上框架,用行動為青春鍍上黃金,用一腔熱血,一顆熱心讓青春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