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你可曾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中迷路?在那時向路人問路,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也難免會惹來了一些尷尬。

記得那是六月的一個下午,本來打算叫媽媽陪我去佛山買東西。可媽媽卻委婉地拒絕:“涼欣,你都長這么大了,也高過媽媽了,應該學會獨立去做每一件事了。老是依賴媽媽,這怎么能行呢?”無奈,只好壯壯膽,獨自去佛山了。

我獨自坐車來到了佛山,畢竟自己少來這地方,所以都不敢走出離車站太遠的範圍。可腿卻不聽使喚了,不知不覺地走遠了。這是哪呀?我努力地使自己鎮靜下來。我小心翼翼地看著路邊的路牌,好讓我懷有“一線生機”。可令我失望的是,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開始慌了。我像是行路走失的小孩,靜靜地抱著孤單。我想打電話向爸媽求救,可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名字都不清楚,談何求救呢?

我嘗試摸黑探索著路。上帝不寵我了,把我“拋棄”在這了。這個陌生的城市,一種迷茫的感覺,一種恐懼的感覺,再加上暗淡的路燈照耀下的傍晚,我不敢在茫茫的人流中亂動著。

我努力地冷靜下來,開始向路人求救。因為我的性格很內向,花費了不少功夫,才物飾到較和藹的對象。那是一個看上去很慈祥的老婆婆,於是我面稍帶笑容上前詢問:“老婆婆您好,因為這是我首次獨自來這,對這陌生無比,不小心迷路了,請問您能否帶我到附近的車站呢?”老婆婆先是一愣,然後提起那一副厚實而又鑲金的眼鏡,仔細地打量了我,面色突然驟變,說:“你這孩子就想這樣把我騙到偏僻的地方然後叫你的同夥來綁架我?”老婆婆說完就罷,於是對著人群大聲的呼喊救命。我不禁面紅耳赤著,忙解釋道:“老婆婆,您誤會了……我……”我見大事不妙,拔腿就跑,穿過人群,跑到了一條不知名的巷子中。

後來,一個大概六歲的小女孩迎上。她問我:“哥哥,跑那個快乾什麼?”我望了望身後,見沒人追上,於是回答她:“沒什麼事,妹妹,你知道這裡怎么出去車站?”妹妹回答道:“我不知道,等我回去問媽媽。”那個妹妹帶著她那親切的笑容消失在巷道。我苦等良久,還不見那小女孩出來。然後在那拐彎處的屋子裡,傳出一陣哭聲。我走進探了探“都說我是想幫幫那哥哥”“現在外面壞人多,再說我就打你……”原來那哭聲是那女孩傳出的。我的心很難受,也很內疚,但又很無奈。我失望地走出了那巷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摸索到了回那車站的路。

這事雖然告一段落,但那戒備心強的老婆婆,忍心的阿姨的話仍迴蕩在我的腦海中。難道這社會上的人情如此冷漠?由此,我不禁想起孔子的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現在的社會,人與人的隔膜如此大。難道大同社會是一個僅能共同擁有而無法去實現的夢想呢?現在社會出現的問題,真的需要大家好好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