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橋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楊絳的那篇《老王》,我印象深刻,一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而且還有生理缺陷的人,他卻從沒有怨天尤人,不會埋怨人生的不公,而是繼續勤懇的工作,是極其淳樸的好人。想到這裡,我都深深敬佩老王和他那淳樸善良的作風。

現在的社會上有許多特殊人群,如,殘疾人。他們現在所面對的不僅是生理上的痛楚和資金問題,還忍受著別人的歧視。

2024年北京奧運會,正當是我們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裡那每一個運動員奮勇為國爭榮的場面,你會想到正在為殘奧會做準備的運動員嗎?他們所要付出的,都是常人的2倍,他們也有夢想,雖然他們生理殘缺,但他們也不願被人看扁,他們正無時無刻的準備為國爭光的目標而不停奮鬥著。

我奶奶家樓下有一個報亭,而那位報亭的主人正是一位殘疾人,他是個駝背,而且有支腿還是殘廢。我每次買《故事會》和《青年文摘》都在他那買,一二回我們也熟了很多,有時他會對我說一些他的往事。他說,他以前出了一場事故,家裡沒多少錢給他醫治,所以也就廢了。本來也對生活失去希望,可有次看到了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話,讓他重燃起了對生命認識的火花,“對啊,少了條腿有什麼關係,只不過行動慢了點,有什麼關係呢?”他堅定的說。“所以我就乾起了買書的職業,讓人在書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他又笑笑說。每次我到奶奶家,看到他書亭前圍滿了借書看的孩子和青年和他的微笑,我的心有了不知的暖意。

是啊!人和人之間必須架起一座橋,才能打開人和人心中的隔膜,消除異樣的目光才能讓你,我,他充滿愛,才能讓世界充滿愛。

構起一座通往他人心中的橋樑,勾起的是人對愛的思念和愛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