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畫面,使我流連

夕陽像是位調皮的孩童,肆意地在天空潑墨,天幕一點點被紅墨浸染,映紅了半邊的天空。我漫步林間,輕拾凋零的桂花葉,夾在書中,細細端詳它破碎的紋路……

奶奶是個極愛桂花的人。記憶中,奶奶在院裡種了成片的桂花。每逢金秋,丹桂飄香。清晨,空氣中總有那么一絲沁人心脾、又有些濕潤的桂花香。桂花雖不說香飄十里,但整個院裡,總瀰漫著陣陣的甜。我每天醒來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跑到桂花樹間轉悠。每當桂花綻放之時,奶奶就會早早起來,帶著一個匾,走到桂花樹下,瞧瞧這朵桂花,再嗅嗅那朵桂花,細細地挑出一些自己最為滿意的桂花,小心翼翼地放入匾中,把匾拿到太陽下曬曬乾。

那天,我醒得很早,習慣性地走到桂樹間玩耍。我來到桂樹旁,只見奶奶正坐在桂樹下,一針一線地縫著香囊,旁邊放著前一日曬好的桂花。她的神情在我眼中愈發清晰:她的頭微微偏向一邊,好讓陽光照到香囊上。她的眼睛微眯著,仔細地看著手上的香囊,臉上漾出慈愛的笑,眼角蠶寶寶似的皺紋更深了,但從中卻流溢出絲絲陽光的味道——溫暖而美好。她拈起縷縷桂花,將它們放入香囊之中,再傾入一點點水晶似的冰片。拉緊香囊兩側的棉繩,繫上個俏皮的蝴蝶結,放在鼻前聞一聞,滿意地笑了。這樣的畫面像是定格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揮去。

我走到奶奶跟前,仰起臉,問道:“奶奶,你為什麼要親手給我做香囊呀?”“因為奶奶喜歡乖孫女帶著奶奶最愛的花啊。”“那你為什麼喜歡桂花呢?”“因為桂花不與繁花鬥豔,它只是靜靜地為人們貢獻。”“喔……”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奶奶之所以喜愛桂花,也許是因為桂花是奶奶的縮影吧,奶奶就像桂花一般,她是那么的平凡,總在我身後默默地付出,卻從不向我索取什麼。但我去讀出她黃濁的眼裡那絲對我的希冀和守望。而今我們早已搬到了另一個家,過去的小院早已被鱗次櫛比的高樓所替代。在我眼裡,桂花香變了,卻又沒變。它依舊擁有醉人的甜香,可我卻早已覓不得從前那份留戀的感受。

一陣微風拂過,打斷了我的思緒,那片落葉早已不知蹤跡。我低頭看去,普希金的詩映入眼帘:“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奶奶做桂花香囊的畫面已被烙在我的腦海之中,使我流連,並成為我親切的想念和我向前的動力。奶奶帶給我的影響亦將伴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