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成長

沒有風吹雨打,哪會有秋實的成熟;沒有刺骨的寒風,哪會有松柏的堅韌.在逆境中,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慮怎樣克服困難.彼得遜說過:“人生中,經常有無數來自外部的打擊,但這些打擊究竟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最終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只有經歷的起逆境的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古今中外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過來的。失聰的貝多芬,艱難跋涉於荊棘叢生的黑白琴鍵上,用手指重重扣響了神聖的《命運》之門,揮灑出一部音樂家頑強與厄運抗爭的輝煌樂章。司馬遷在受刑中,飽受折磨,仍然寫出史家之絕唱---《史記》,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生活在戰爭時期,屢次受到失去親人的痛苦,但他不還是帶領紅軍贏得了新中國的成立嗎?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因此,逆境是強者攀登高峰的墊腳石,是弱者走向毀滅的萬丈深淵。 

我們的三年國中生活還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但我們人生的警鐘已經敲響了,我們要知道,我們正在面臨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現在每家都只有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寶,也正因家長們的過分寵愛,現在的孩子都經受不起挫折,因為受到挫折的孩子而自尋短見的有多少,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