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分享

作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我要跟你談一談“酒”,談一談帶有文化意蘊的“酒”。

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會說:“酒月在懷,心志在胸。”沒錯,就像清泉流於石,明月瀉於松,這詩意里流瀉的是一壺醉人的好酒,還有酒里卓然超世的情懷。

魏晉是一壇酒,酒里泡著一個叫陶潛的人。話說此人喜歡飲酒,有時到友人家裡,造飲則盡,有酒就一定要喝醉。“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有酒陪著,可以深的其味;好讀書,卻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因為意旨才是首要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書陪著,就有詩思禪心,何必再去辨呢?陶潛終於脫下了縣令的官服,換上農民的布衣,到田院裡種地去了,結果是地沒有種好,卻種出了一簇簇好詩,釀出了一壇壇好酒。作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我要跟你說,他的詩里自有一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他的酒里自有一腔高潔偉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盛唐是一壇酒,酒里漾著一個叫李白的人。酒在,人在,明月在。你知道“在”本身就意味著擁有嗎?李白擁有酒,擁有酒之外的那份芳香,那份浪漫,那份豪放。“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酒,有月,有別樣的心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酒在,人在,豪氣也在了。有酒壺在身,再加上一把劍,李白的膽子就大了,就霸氣了。作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我要跟你說,那酒啊,是飲在肚裡,快在心間,成了詩意,贏了盛唐。

大宋是一壇酒,酒里潛著一個叫永叔的人。“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寫友,也寫酒,你能說酒不是一個人的心智么?不然,他的別號怎么叫“醉翁”呢?即使做官被貶,也依然知足常樂,就是解脫,是傾訴,其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間。山水之間有什麼?有豐年之景,有樂游之民。作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我要跟你說,醉翁或許把酒當成了自己的子民呢。與酒樂也,與民樂也。這樣一種酒意情懷,絕也!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曹劉可在?那驚心動魄的浩歌該是另一番詩意啊!作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我要跟你說,沒有詩情畫意的襯托,那酒該多寂寞啊!只要濟世建業的心智在,詩里和世間就少不了酒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