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到我,在遠方

今天月考。

考語文時,摒去了因為多重難題引起的神經紊亂等疑難雜症,在寫到閱讀“我喜歡ab句,因為……”我打量了一下,很明顯,b句有修辭,很容易就可以生動形象地體現了什麼特點云云寫出一大堆,但更明顯的是,我愛極了a句——是冰心的文章,染著淡淡的北平味兒,恍然讓我穿越到了林海音落花遍地的城南。

a句透著淺淡的憂愁,卻又有大把的生機繁茂盛開著,讓人不禁想到“詩和遠方”,叫我好生動容,可——如顧城所說“我想當一個詩人的時候,就失去了詩。”當我愛上一句話的時候,就忘了怎么讓它得三分。於是,我還是抑制住不甘,碳素筆熟練地寫下“我選擇b,因為……”。這是結局早已注定好的事情——至少對於我來說,只是常常需要一場狂風驟雨檣傾楫摧的心理掙扎。我期盼有一天,我可以驕傲地寫下:我喜歡a,因為它讓我感受到髮絲在風中被拂亂的朦朧感,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期待老師會批一句:很奇怪,很詩意,不過很喜歡。(其實老師會請我去辦公室)

當然,這都是我神遊太虛幻境之事了。

也並不想對諸如此類之事抱怨任何,只是對每一件事都暗藏了一滴小情緒,一點小歡喜。但小情緒只會在比黑色更深的夜裡默默炸裂,像煙火,我就是迷醉地看著煙火的孩子。那些小歡喜,則放在陽光底下晾著,陣陣清香升騰,也慰藉他人躁動的心。有的事情,必須用歡喜的心來面對,縱使剛開始堵著氣,到最後汗流浹背擱筆之時,那種無可名狀的滿足感還是會推動著你帶著又一次的小怨氣,走進另一個考場。

在如今的世界中楊舟泛泛,不能選擇自己亦是常事。正如同我在考試這濃霧中摸索,偏偏摸索不到屬於我自己的思想與熾烈的情感,但就算沿著不屬於自己的光芒向前走,就可以觸到,落英繽紛的彼岸。等到了彼岸,等到你可以坐在溫軟的草地上,細細地數清自己手掌的每一根脈絡,你才可以自由地找到自己,找到自由。薩特說過:“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是的,獲得找到自己的自由之前所受的苦楚,便是要先承受在考試中失去自我的迷茫。

失去即得到,大悲即大喜。

我雖在考試中,固執地找我,只是對教育失“我”的不滿與自我失“我”的憎嫌。教育失“我”,即我現在才太晚醒悟:我在課堂上催促自己聽講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高分,也不是為了多年以後我可以教會我的孩子,只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好,變成一個九種知識樣樣精通的人,但是,我現在仍然只能以考試為目的的埋頭決戰中考,因為無論我怎樣地不甘,它都已經根治繁茂地存在著生長著,在打壓中蓬勃著。而總是無法表達真正的自我,是我最自己能力的無奈。

瞥一眼試卷末的作文題:感悟幸福。白紙黑字,空白格子,著實沒有寫的心情。常常仰慕一些學姐學長的考場文字,鮮有浮誇的排比句段,字字珠璣,睿智精闢,抒己之見。而我卻只能匍匐在蒼白的格子上,大段大段地炮製著“感悟幸福,就是……”沒有辦法駕馭自己的考場作文,又有何德何能哀嘆,我只能對自己說,現在的匍匐,是為了將來某一瞬間驚鴻般的起身。

望有一天,我不用在難題之中糾結,而是坦然地寫完一張卷子。我可以站到萬人敬仰光芒四射之處,這時,當我哪一次悄悄地在閱讀里寫下詩人海子諸如“我的燈和酒罈上落滿灰塵,更遙遠的路上卻乾乾淨淨”的詩時,老師也會哈哈大笑地拍著我的肩:“好玩好玩,多讀一點詩也挺好,不過下次給我考回年級第一!”

又是寥寥夢話了。

想要自尊,先賺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