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荒涼中,抽長

這世上,似乎從不乏生存於荒涼中的生命。就像冥冥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無計可施之時,牽引著人或是物在廣袤的世界上尋一處荒涼處,紮根。

於荒涼中生長的植物,我自是見過不少。像山壁間突兀而出的蒼勁松柏,老屋瓦下飄搖的野草,石塊陰處密長的青苔。更遙遠的如讚詞中的雪蓮,依米花。其堅毅卓絕令人感嘆。但終因其為植物,於我沒有太多的感染。

比起他們,那些在荒涼中生活的人們更吸引我。

他們所居住的,是林立的高樓擠壓著的小小地塊。如果沒有那剎那間的意動,我想我也只是會一次次的擦肩而過。那是一個晨光乍明的早晨,我看見絲縷的陽光漫上古意的魚鱗瓦時,心中忽生一股悸動,一種探詢的渴求。望了望那幽深的小巷,我躊躇著走了進去。

這塊被人們遺忘的小世界正如我想像的那樣,狹小冷寂。一排排的店門,木質的門扉黯然的閉著,只有零落的幾家安靜的開著。幾個老爺子坐在櫃檯旁,目光追循著來往的行色匆匆的人們,當那種目光盯在我身上時,我幾乎要逃離。因為我厭惡極了那種感覺,那種毫無生機,滿地蒼涼的感覺。

然而前方拐角處騰起的熱氣留住了我,頓了頓,我邁步前往。還是一樣擁擠的房屋,灰白色的蜿蜒的巷道,唯一不同的是出現了一家早餐鋪。這的確只能稱之為鋪,小小的店門連進出都很不易,裡頭歪歪斜斜的坐著幾個顧客。裡面放不下多餘的一張桌子。於是這鋪子前就擺了一張狹長的桌子。上面整齊的碼放著些蒸籠,乳白色的霧氣氤氳開來,一切顯得很是簡單。但那店老闆的笑容卻令我怦然心動,那是一種滿足的微笑,一種自食其力的自得,是一種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看著老闆穿著單薄的衣裳在蒸籠前忙碌著,我突然明白,在他一層層的碼放蒸籠時,他正是在堆砌勇氣,堆砌面對生活的勇氣,堆砌於荒涼中抽長的力量。

於荒涼中找到這一股猛烈抽長的力量,於是興之所至,便往更深的巷弄走去。默默的走了一會兒,正當我要打道回府之際,一聲輕輕的童音硬生生的扼住了我的腳步。循聲望去,那是一個六七歲的孩童,背對著我坐在高高的門檻上,迎著屋外的光線,輕輕的讀著課文。手裡捏著一個小小的燒餅。當那琅琅的嗓音闖入我耳膜時,我鹼性,那一刻,我聽見了生命拔節的聲音。是的,這個孩童,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從荒涼的土地上艱難的汲取養分,拔節,抽長。

這以後,我也曾在鄉間的田埂上看到過那些微笑,在城中工地上感受過那種滿足,在鄉下國小校里聽到過這種嗓音。然而我更能知道,他們所共有的一點精神,一股力量,就是能在荒涼中抽長。

梭羅說:“落日的景象從救濟院的窗子反射時同婦人的窗子一樣明亮;雪在他門前也一樣在早春融化。一個心靈安靜的人,可以在那裡既滿足又歡愉的生活。”生命賦予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樣的。雖然命運的安排是某些起步點不同,但我們同樣擁有自我成長的機會。即使處於荒涼之中,我們也要勇敢的面對既定的生活,凝聚所有的勇氣和力量,盡情抽長,汲取一切的養分,充實自己,壯大自己。

無論每個人最後的境遇如何,那些學會和在荒涼中抽長自己的人們,我想至少,他們的人生已經不再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