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老人

不知何時起,門前的馬路上多了一個陌生老人。這位耳順之年的老人,一直靠老式炒米招攬生意,慈祥又充滿希望地倚牆坐著。

每次回家路上,總見他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左手有節奏地搖著手柄,右手拉著鼓風機,時不時往爐中加一兩塊煤球。然而,我一直沒有去買。

在我的印象中,他從未換過衣服。或許那有若干個補丁已分辨不清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就是他的工作服吧。頭上那頂帽子扣在他的頭上,看起來很莊重,也很合適。

縱然他的手從未停過,可顧客並不多,甚至可以用寥寥無幾來形容。現在的人們已經習慣了奶油爆米花,誰還稀罕這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炒米呢?因而每次路過,總望見三輪車後的一堆無人問津的炒米。

那天早上,我起了個大早去給爸爸送一個東西,而他也很早就上崗了。此時路上人很少,他倚著根電線桿,將頭埋進手中,想必在休息。我放輕腳步,悄悄地走過去,生怕驚醒這位大清早就來等生意的疲憊的老人。

下午回來,遠遠看見他在搖手柄,埋頭炒米,身邊的人依然屈指可數。突然有種衝動,我走上前去沖他笑笑:“大爺,來兩袋。”“好嘞!”他高興地,從炒米筒里給我舀了兩袋。我掏出10元錢,示意不要找零了。他說:“嘿,這玩意兒可不值這么多錢,4元就夠了。”說著麻利地翻開錢包,給我找錢。

走了好遠,我回頭望了望路上的炒米老人,黃昏中的身影似乎有些孤獨,卻又那么執執著。他就這樣執著的搖熟一袋袋炒米,搖熟一個個神秘的黃昏。

可敬的炒米老人,你對生活的執著追求值得我去學習,你真是我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