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作文800字

我的奶奶已經年近九十,頭戴著一頂深褐色的手織毛線帽,帽子上歷經歲月滄桑的破洞裡,露出幾縷花白的頭髮;臉和脖頸上有著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許老人斑;穿了不知多久的棉襖灰不灰,黃不黃——看著就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如果把她混在一群老人堆里,也沒有誰能一眼辨別出她。但就是這樣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不僅不拄拐杖,而且還能挑著八十多斤的擔子去集市上賣東西!

奶奶人生的前半段,也是歷經坎坷。

奶奶是江蘇南京人。在她六歲那年,侵華日寇在淞滬會戰後來到了她的家鄉附近。她的媽媽當時在一個日軍事務所里擔任廚師,一次午飯後她媽媽偶然聽到日軍在參謀長的“不擴大”方針以及戰地指揮官“進攻南京”的計畫,聽他們最終選擇了後者,便找了藉口回家帶上奶奶和奶奶的弟弟逃出了南京城,躲過了一劫。而我奶奶的爸爸因為在外工作,聯繫不上,所以早上上班前見的那一面,便是最後一面了。

兩日後,日軍下達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

十日後,日軍攻入南京城……

我是通過與奶奶的電話了解到上述情況的。

但奶奶說到這兒,忽然停了下來。我當然知道為什麼,那是一種親人離散,家園被毀,而自己除了逃亡別無他法的無奈。我不知該說些什麼來安撫她,於是也陷入了沉默。後來還是奶奶引出了話題:“接著我就逃到了安徽的仙蹤鎮(今屬於馬鞍山市)。”我感到很詫異,不僅是因為南京到馬鞍山直線距離有六十多公里,更重要的是她平時還是一個嘮嘮叨叨,總喜歡把話說全的人,怎么這次卻概括得如此簡練?

我向她深究,這才知道那時她整天就是沒日沒夜地走,儘管又困又餓,腿還像擰了發條一樣在動,但大腦已經徹底沒有感覺了,只有吃東西時還有點精神,其餘時候就像個只會走路的機器,連眼睛也只是盯著腳下的路,轉也不轉。不過,憑她現在還能在集市上巧舌如簧地推銷自己賣的商品,我便想像出,生活是如何逼迫當年只有六歲的女孩,敲開沿途人家的門,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時期,千方百計地說服別人施捨給她一點東西吃……

來到馬鞍山定居後,最大的問題就是生存,由於弟弟還小,她就被當作大人一樣和媽媽一起做小生意,後來也幫街坊挑水,換取生活用品。這扁擔一拿起就是七十年!這也就是為什麼奶奶現在還能挑著八十多斤的擔子,每天早上一路小跑地去集市叫賣的原因。甚至在她這個年紀連熟人駕駛員都不敢載她了,她依然想辦法去百里之外的地方進貨。其實她並不缺吃穿,相反,子女孝順,生活富足。

奶奶如此閒不住,只是因為她年輕時受的苦太多,多到她已經無法清閒地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