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淺閱讀”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伴隨著我們度過一生。

我們從書籍中獲取知識,從書籍中了解了人生。老師和家長在我小的時候就教導我要多讀書,好讀書,喜讀書。不能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一般,只喜歡視覺上的衝擊和享受,從而不去深入地發掘書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但現在都市人們快節奏的生活很少會有人靜下來深入的讀一本書。從而,出現了這個新詞語——淺閱讀。

淺閱讀是指一種快速的閱讀方法,能了解文章的大意,也是符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就如同我們身邊的快餐一樣。可是這種閱讀方法的弊端也如同那些洋快餐一樣,雖然很是方便,也符和大多數人的口味,可自身從中很難得到豐富的營養。

我認為,閱讀,應該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並且如果把它當做一種任務去完成。這樣做就失去了閱讀原本的意義。

在隆冬,寒氣逼人。這是,給你一杯香濃的熱茶,我想很少會有人一口氣喝下去,更多的人應該是回去細細的品味,去感受那香氣與溫。熱一點點的沁透身體。

在美食麵前,有的人會狼吞虎咽,不過,你再去讓他用語言表達出這種味道時,相信他會很難清楚的描述出來。再是另外的一群人,他們面對美食,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用自己的味蕾去味嘗食物中的酸甜苦辣,去感受藏匿在食物中的喜怒哀樂。

讀書,與品茶,品味美食是一樣的。讀書,現在不僅僅只是讓你感覺視覺上的衝擊與享受,不僅僅是像小時候一樣的讀書識字。如今的我們,要在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屬於自己的顏如玉。不再把讀書看做是一種過程,一種任務。我們要去享受閱讀,感受的給我們帶來的情感,給我們帶來的見識。

閱讀,是“淺”是“深”,還是。還是因人而異。能不能發現書中的寶物,還是要看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