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裡的童年

在靜海縣中部,有一條河流——世人皆知的大運河。大運河就是南運河。它是靜海的母親河,是靜海人民的驕傲!是我兒時的樂園!

大運河可是條名河!隋煬帝曾乘龍舟抵達涿郡,所以人們又稱此河為“御河”。金、元、明、清時期,因漕運繁盛,又名漕河。大運河通航後,便成為一條重要的水上運輸線,隋大業七年(62024年),隋煬帝征天下兵匯集涿郡,備征高麗;唐代,為抵禦北方奚、契丹遊牧部族的侵犯,在北部邊防的幽州(今北京市一帶)、漁陽(今薊縣一帶)派駐重兵;北宋時,河北一帶為宋、遼交界的前沿陣地;這些朝代,大運河一直作為運送官員、軍糧、軍需的水上主要幹線。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對大運河有所了解了吧!喔,還有!我從小可是在大運河邊上長大的呢!小時候住在奶奶家,一年四季都有“活兒”乾。

每年一立春我就特高興,因為河裡的冰一化,我又可以“扔小船“了,用彩紙折小船並在上面寫好自己的願望,把折好的紙船拋進河裡。讓它隨風漂向遠方,我便在岸上一邊歡呼一邊跟著它跑。多有意思呀!還有一種玩兒法,就是叫來小夥伴兒一起玩兒,大伙兒一塊兒扔,一塊兒跑。奶奶還說,誰的小船兒漂得遠就說明長大了就嫁得遠。於是我總要去爭個頭兒!

到了夏天,我更是長在那兒了。因為那真的是個好地方!我們女孩子自然是最愛在堤上折柳枝,編成個小帽子“瞎臭美”了。而男生們則把柳枝當成了武器,互相揮舞真是威風極了。到了晚上吃完飯,跟著爺爺奶奶在河邊散步。記得那時候爺爺最愛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天氣漸漸涼爽,魚兒除了早晚短暫的一兩個鐘頭游到靠近岸邊的淺水和遮陰處覓食外,大多數時間還是棲息於深水,顯得停而少游,動而不吃。所以,這時是釣者的好時候兒。我自然也不甘示弱,跟在阿哥後面下河去了。雖然我小,但也能捉些水草什麼的,把阿哥樂的跟本停不下來。

靜海的秋極短,稍不留神兒就溜了。一到冬天,我就只能被奶奶關在屋裡保暖了。不時透過窗戶往外看,不知何時,它已換上了魅力的銀裝。更不知何時,我才能和窗外的哥哥們一起到河裡溜冰。奶奶總說等我長大了。漸漸地我習慣了每天在窗邊看,看啊看,看著它我不亦樂乎?

童年的大運河是多么奇妙呀!它帶給我無限歡樂和溫暖!這一切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永遠如詩如畫的佇留在我甜美的夢鄉里!

大運河,我的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