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撐了傘

天色灰藍,像淺淺地塗了油彩,像給秋雨準備的幕簾。我和幾個同學結伴上學,好似走在山溫水軟的江南,時光靜緩悠閒。很美的雨,可惜密如星辰,下得驟然,少了江南的纏綿。

“咱們別打傘了,我想淋雨。”大家紛紛贊同,只有我搖搖頭,緊握著傘。於是她們在雨中追逐著,跑、鬧,撇下我跟在後面。

試試?我已把傘歪向一邊,又舉回頭頂,反反覆覆,不知為什麼沒有勇氣下決心。

猶豫許久,當我終於放下雨傘時,雨卻停了,只剩下店鋪房檐稀稀落落的滴水聲。

下課,我坐在教室里,聽得見走廊上班主任教訓那幾個同學的聲音,卻沒有一絲高興。我多希望自己正和她們一樣被罰站在走廊上,頭髮上的雨水順著臉頰流下來,濕漉漉的衣服已經可以擰出水來,被凍得直發抖還和老師辯解。但事實已是如此:我撐了傘;我沒挨罵;我很沮喪。

很多年過去了,我仍清晰地記得那天。我奇怪自己為何對此事念念不忘,更後悔自己那天何以堅持要撐傘。

直到這年秋天,我終於和朋友一起淋過了一場雨,像是完成一件人生之大事。

可是淋過雨後,我生了病,不僅沒感受到心愿了結的釋然,反而在病中更加遺憾,遺憾時間不能回到當初,後悔自己那天打著雨傘。

我知道生活中總要有悔恨的。人生有接連不斷的岔路口,走了其中一條路,就意味著對另一條路的經歷將成為空缺,即使以後有機會填補,也會失去許多曾經可以得到的感受。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不圓滿,這些各自懷揣的“悔”,生命才有所不同。

然而我已把從前的遺憾補了回來,怎么還是同樣的“悔”?

沉澱了很長時間,我才明白自己所後悔的並不是撐了傘。

那是關於未知和懸念,關於過去的留戀。那是對美好時光的不捨,對匆匆流年的懷念。

那是我用一種含蓄婉轉的方式,作別離我遠去的童年。

那天,我撐了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