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自我

人自生至死,會擁有金錢、名利、事業等各種的東西,但卻無論怎樣都難以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如同一隻空白的玻璃杯,它可能會裝上牛奶、菜油,卻為何不裝一杯白水,那樣不是更能看清自己嗎?

“冷處偏佳,別有枝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容若的一闋詞,在飄雪的季節里散開,六角晶瑩,在飄散中帶著孤獨的心,等待溫暖。沒錯,納蘭容若,他並不重名,也不重利,那些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他有他的高潔,他能認清自我,所以他明白他所要的只是溫暖。沒錯,他那顆孤獨的心,也許是陽光,也許是炭火,誰又能說得清呢?

美國作家歐?亨利曾說:“當你一直在沙灘上奔跑,拾起了名追拾起了利,但請別忘記回頭,拾起你自己。”如果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熱衷擁有,茫然地追逐虛名、物質,從不遵循本心,問自己的心裡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那么,你已經丟棄了自我,就像一張寫滿字的白紙,突然倒上一瓶墨水,什麼也看不清了。“並不一定要擁有許多,夠用就行。”當你真正認清你所需要的東西,不再盲目地不知所以地追求並不現實的東西的時候,那么你就已經擁有了自己。

屈子之魂能夠受萬代景仰,還在於他能認清自我。“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是屈國的臣子,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了解民眾的艱難,他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大臣所需要做的是什麼,盡忠職守,那是本分,自不用多說,關心民意,在其位,謀其職,那是個人的操守,自不可丟。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清楚了自己的任務,便是愛國,便是愛民。他不熱衷擁有那些名,那些利,他熱衷的是擁有自己,他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國興只喜,國衰則哀,他才是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個臣子,一個人民的公僕,當他在盡本分之時,他便擁有了自己。 

作為一個人最大的幸福便是認清自我,真正地擁有自己,所以納蘭容若是幸福的,屈原是幸福的,那些曾經擁有我自己的人是幸福的。“舉世皆濁唯我獨清”,一聲從遠方而來的嘆息聲,驚醒了世人。你能認清自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