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箋

夢箋一支素筆一輕盈,半卷殘書半生痴。

——題記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描述志願者,那么,這個字便是獻;如果,要我用一個詞來描述志願者,那么,這個詞便是聖潔;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描述志願者,那么,這句話便是光彩亮麗的背後,是你們辛勤勞動的付出。多少個日日夜夜,提起這支筆,卻又放下,只因怨自己笨筆漏多,描摹不出這個青花瓷般的夢。終於,在今夜,我鼓起勇氣,一方素帕,一支素筆,書寫著對於你的嚮往,對於你的眷戀。,書寫著這個在我心中長達八年之久的夢。

志願者,是一個誰都熟悉的名字。它和我的人生邂逅,所以在不經意間我便與你們結下了緣。白求恩,他是一個普通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普通的志願者。1938年初作為一名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專家,本來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工作,可他卻不遠千里來到了中國,還帶來大量藥品。最終,自己身死異國他鄉。可又是什麼精神讓他不畏生命危險,他活在槍林彈雨的世界裡。用生命上演著志願者的“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精神。

志願者的精彩用他們的笑容來詮釋;以他們的熱情來體現,他們不需要濃墨重彩的描摹,只需輕描淡寫的訴說。在人生的畫卷里,留下了他們絢麗多彩的一筆。國小六年級,汶川地震了,那時看著電視上的那些志願者心想:自己何時也能跟他們一樣,去幫助那些地震中需要幫助的人。

記得那時還去問了爺爺,爺爺說:“你還小,現在還不能去。”我不解為什麼不能去,之後爺爺又補充了一句“四川地震了,你現在在安徽,怎么過去?”第一次萌生當一名志願者的夢就這樣被我封塵於心中。八年級的暑假,去了上海世博會看著那一個個志願者,心想,他們是如何當上志願者的,為什麼就沒有人去我的家鄉徵集志願者,那時,我不明白。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明白了當志願者之前工作的辛苦。尤其是那些重要場合的志願者,要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培訓。不顧酷暑嚴寒,不管饑渴勞累,他們始終忙忙碌碌,只因在他們心中有一個信念一直支撐著他們,那便是志願者,始終用微笑對待別人,不求任何回報。

那時,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代號,那就是志願者。志願者用他們的時間,信仰,向人民大眾編織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當你需要溫暖,當你需要希望,當你需要幫助,總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地支持你,你的快樂是他們此刻最大的慰藉。他們嘴角揚起的微笑是對社會最好的付出,是對志願者最好的詮釋。回首過往,轉眼間,夜已深,而我還在編織著這個屬於自己的夢箋,聽著紙與筆的對白。書寫著一個志願者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