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對反恐問題認識的調查研究

提到反恐,許多人會問反恐是什麼?反恐是針對恐怖主義的,而恐怖主義是實施者對非武裝人員有組織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通過將一定的對象置於恐怖之中,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行為。反恐怖主義是為了和平,保護平民,政府組織對抗恐怖分子的行動,目前聯合國有反恐怖主義委員會。

當今社會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恐怖主義現象,客觀地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有助於了解出現恐怖主義現象產生的根源。由於恐怖主義的面很廣,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難將其分類概括,但根據其成員和目的劃分,基本就分為兩種,第一、政府恐怖主義;第二、國際恐怖主義。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兩種恐怖主義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恐怖主義是一種政治,所以,任何簡單的道德譴責都是無力的和淺薄的,不管怎么說,任何的恐怖分子對於其所做的恐怖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民族或種族分離主義、宗教矛盾,極端組織及個人發動的恐怖攻擊等。要指出的是作為一個恐怖主義的組織,必定有一個領頭,或者說是後台來撐著。有結果肯定就有原因,就是要達到一定的目的,行為只是手段,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惜一切手段,這是恐怖分子真正恐怖所在。所以我們應該反恐。英國教育部設有“預防極端主義工作組”,吸收了大量反恐專家,對英國各類學校進行監督,防止有人利用在學校里傳播極端主義思想。教育部還為全國學校發放“反恐教育”工具書、指南、教學設備,提高學生反恐意識。

因為有恐怖組織的存在,而實施者可能會用無辜的學生來威脅政府就位,所以及其受到傷害的是學校以及學生。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英國是如何對待這件事的:

英國教育部設有“預防極端主義工作組”,吸收了大量反恐方面的專家,對英國各類學校進行監督,防止有人利用在學校里傳播極端主義思想。教育部還為全國學校發放“反恐教育”工具書、指南、教學設備,提高學生反恐意識.近年,英國高校的反恐相關專業變“熱”。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恐怖主義、安全與社會”碩士項目聯合主任布魯克·羅傑斯說,英國的反恐教育目前體現出多學科交叉、文理貫通特點。這些專業將反恐理論教育同實踐教育、案例教學相結合,邀請反恐從業者走進大學,為學生面對面傳授反恐實務。在國王學院,其反恐相關專業的學員除了全職學生,還有來自各國警察系統、政府、軍隊的反恐相關從業人員。羅格斯介紹,反恐專業畢業生大多進入警察系統、軍隊、軍工企業從事套用型反恐工作,也有不少進入智庫、研究機構從事反恐研究,還有的去了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和本國政府部門。

下面有幾個方法來保護我們自身的安全小常識:如何發現可疑人物?恐怖分子由於心裡有鬼,行為舉止會有異常。例如,他們經常會在警戒區域遊蕩、作息時間不正常,晝伏夜出,著裝以及攜帶物品與身份明顯不符,居住地經常發現非生活垃圾,經常出沒於人流量大的場所,疑似公安部門通報的嫌疑人。如果市民發現可疑人員,不要擅自上前盤問,要留心記住其外貌特徵和活動地點,擇機撥打電話報警;如何鑑別可疑車輛?首先要觀察車的顏色是否正常,邊邊角角的顏色是否與整車顏色相符,車門、後備箱是否被撬過,玻璃是否破損過,恐怖分子有可能利用改裝車輛渾水摸魚,製造恐怖活動。此外車身是否有異常的導線,是否在重要設施、人員密集地停留,車內人員是否神色慌張,逃避例行檢查,都是鑑別的線索;如何處置可疑物?如果發現可疑物品,市民不要輕易觸動,一定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做處置。通過聽、聞、看判斷,多觀察環境,是否有與環境不符的物品,在安靜的情況下聽聽有無異響,是否是定時裝置,如果有汽油味、臭雞蛋味、氨水等敏感氣味,則有可能是爆炸裝置。作出初步判斷後,市民應及時報警,並儘量記住發現物品的時間、地點、位置、外觀等詳細信息,有可能的話可以現場錄像錄音,留下有價值的線索。同時,及時撤離、避免擁擠;善於利用公共場所里的“保護神器”。滅火設施上有報警器、樓道中有滅火器、事故照明燈、緊急出口等,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這些都能成為“護體神器”。此外,專家還特別提醒,初到陌生環境,市民可以提前留心出入口,做到心中有數,能儘快地撤出。

我們要保護我們自身的安全,在有一定的條件下還要關心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