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遊記八年級作文

汽車飛馳在高速公路,轉眼間就到黃山了腳下,看著眼前的景色:高山連綿起伏,青竹蒼翠欲滴,啊!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山遊記八年級作文,希望你們喜歡。

黃山遊記八年級作文篇1

黃山遊記

汽車飛馳在高速公路,轉眼間就到黃山了腳下,看著眼前的景色:高山連綿起伏,青竹蒼翠欲滴,啊!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到了,快到了,車門砰的打開了。一股寒風直穿我的骨髓。多么刺骨啊!如同是一把冰刀生硬的戳進心臟,我的手腳都麻木了。“嘿!”我深呼一口氣,寒流頓時湧進了鼻腔,真想打一個噴嚏!走著,我們便來到了黃山的腳下。我仰頭看著數也數不盡的階梯,覺得自己身負重任,第一個沖了上去。

黃山真不愧又高陡,越往上爬就越難走。一時間,我感到連氣也喘不過來了。乾脆,我一屁股坐在冰涼的岩石上,開始凝望面前的那棵松樹。道路十分狹窄,那棵松樹也不知有多高,穿過雲海,徑直地插向藍天。他聳立在懸崖峭壁之間,扭曲的身體,喔!不,應該說是筆直的軀體,猶如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仰望著身旁的幾個同窗好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它們自從還是一顆幼芽開始,就生長在一起,同吃睡,共甘苦,和惡劣的條件作鬥爭……想到這裡,我思潮起伏,咬咬牙,站起來,繼續走了。

頭頂上是凹凸不平的山石——上邊纏繞著植物細長的,綠色的莖,腳下是坑坑窪窪的土地,殘留著雨後晶瑩的露水。咦?這是什麼?我眼前是一座座形態奇異多端的石嶺:獅子嶺上,雙貓捕鼠,栩栩如生;白鵝嶺中,仙人指路,雕琢精緻;再來看這雲霧環繞下的天狗望月吧,那條巨犬一頭扎向天空,怔怔的注視著一輪圓月。或許是在白天的緣故,他顯得迷茫而失望,仿佛想仰天長嘯,喚月亮快出來吧?

空氣越來越稀薄了,不知不覺我已經置身於雲霧之間。我想起了蘇軾的名言佳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真這樣!我的身體越來越冰涼了,背上的礦泉水就像剛從冰櫃里拿出來一樣了。我的手上猶如是結了一塊冰——動彈不得。

遠處,是一個觀台。我走上去,俯視著身下的山石,不由得毛骨悚然,我們走的比積雲還高了!我嚇了一跳,五臟六腑都不聽使喚了。一些松樹紮根在岩壁里,竟和我爬的一般高,黃山松都是那么頑強,甚至百折不屈!我這才真正領略它的厲害!

經過觀台,我們來到了雲谷新索道。坐著纜車,我們順流而下,我終於見識了黃山,那用利刀劈下的剛勁之美,那用斧頭砍成的磅礴之美,黃山美是豪放之美,是野心勃勃的美,是生氣四溢的美。我愛黃山,它有股頑強的勁兒,美麗的黃山!

黃山遊記八年級作文篇2

黃山遊記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明代大旅家徐霞客遊覽黃山後所發表的感慨,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去了被人們所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

第一天,我們去了風景秀麗的鳳凰源,下一站去了翡翠谷,聽導遊說這是《臥虎藏龍》所拍攝的重要場景之一,翡翠谷里有座情人橋,情人橋上掛滿了連心鎖,都是遊人用來祝福家人,朋友的。接下來我們去了雄偉壯觀的九龍瀑,在九龍瀑里我最喜歡的就是綠珠池,池中的水是翠綠翠綠的,好像水中鋪滿了許許多多的翡翠一樣。

第二天,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我們終於要去登山了。我們先坐纜車到了白鵝嶺,然後步行前往光明頂,路邊的松樹都被雪花所包裹起來了,遠遠望去就像美麗的童話世界,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怪石如“仙女彈琴”“金雞叫天門”“金龜探海”……我們在一個指定地點吃了中飯後,就又起程要走過3座山前往黃山最高峰的蓮花峰,蓮花峰雲霧繚繞,神秘莫測,像是屹立在雲海中的仙人一樣高不可攀。最後我們還要翻越2座山去玉屏樓看聞名於世的迎客松,前往玉屏樓的路很難走,因為台階上都結了冰,一條道路只能容許兩個人通過,我和爸爸手拉手慢慢的向前,生怕一不小心就從這1800多千米的海拔上摔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在路中,導遊指給我們看山下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說這是鄧小平79歲走過的,七百步山,八百布下,被稱為七上八下,也被大家叫做幸福大道。

最後我們到了玉屏樓,看到了這棵遠近聞名的迎客松,它好像伸開雙手歡迎遊客一樣,走下去是看到了送客松,它好像在說:“玩得很好吧,歡迎下次再來”

黃山的風景就像一幅幅山水畫,讓我們流連忘返!雖然走了一天的山路,而且都必須靠著拐杖小心翼翼的攙扶著前進,但是我還是非常的開心,這讓我想到了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就要有登山精神,勇於面對,不放棄!

黃山遊記八年級作文篇3

黃山遊記

黃山以奇松怪石著稱,號稱有10大奇松,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迎客松”:它恐怕是家喻戶曉的一棵松樹了吧,它不僅是黃山松的代表,也是安徽松的代表,我們安徽電視台的圖示不就是根據迎客松來改進的嘛。可我覺得迎客松也沒什麼,不就是形狀像一個好客的主人嘛。

“連理松”:這棵松樹雖然沒有迎客松那么出名,我卻覺得它比迎客松要奇的多。這是兩棵樹,根卻長在了一起。根據杜甫的詩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成連理枝”而命名。姐姐卻不這么認為,她說:“這本來是一棵大松樹,到上面卻分成了兩棵樹,不就象徵著分離嗎?本來在一起的,後來卻分開了。”不管姐姐怎么說,這棵樹的周圍全都掛滿了遊人的“同心鎖”,可見其的號召力。

“蒲團松”:這棵松樹到也奇怪,樹幹筆直筆直的,就是一根大樹幹。上面的松葉卻平整的像有人裁剪過一樣,當然,這是它天生的,沒有人為修剪。我看不像蒲團,卻像一個超大的蘑菇咧。

“探海松”:此松樣子和迎客松差不多,所以又有“小迎客松”之稱。它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長長的“手臂”朝著的方向,正好就是可以看到雲海的地方,所以美名其曰“探海松”。

“龍爪松”:龍爪松枝繁葉茂,只是根很大很粗很長,露出地表很長一部分,象手爪一樣,所以稱它為“龍爪松”。我很不以為然,在我的家鄉這種根露出來的松樹多著呢,難道都是“龍爪松”嗎?

“黑虎松”:這課松樹十分健壯,它有著一個傳說。傳說以前黃山有座寺廟,廟裡有一個和尚,他到了白鵝嶺,看到了這棵松樹,奇怪的是,這棵松樹上竟然趴著一隻黑虎。而且,這棵樹整體的造型就像草書的“虎”字一樣,所以命名為“黑虎松”。

還有另外的四棵松樹,我記得不太清楚了,上面的六棵,大家湊合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