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隨筆-春節民俗民風隨筆

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民風民俗隨筆吧,增長見識也好,省得人家說我們頭髮長見識短。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春節隨筆-春節民俗民風隨筆,希望你喜歡。

春節隨筆-春節民俗民風隨筆篇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們驚恐不已。後來,人們慢慢了解了“年”的活動規律,怕光,怕聲音的“年”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到了那一天的夜晚,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熬“年關”,並且想出了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還用紅燈、煙花爆竹來嚇“年”,讓年不敢靠近他們。就這樣,人們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人們將“春節”——這種風俗流傳至今。

按照春節的習俗,小孩子給長輩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一年。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還可以像國外的聖誕節一樣,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記得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說:“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令我們歡歡喜喜。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人們說,有海水新春壁紙(20張)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

春節隨筆-春節民俗民風隨筆篇二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著共同的節日,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我的家鄉有著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果說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麵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路、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春節隨筆-春節民俗民風隨筆篇三

風俗節日風俗節日在我的家鄉:四川。有很多節日,如:除夕節.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等。我的家鄉是一個有許多風俗節日的地方,我的家鄉很美,而節日也很好玩。風俗節日真美啊我小時候特別愛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可以貼對聯,可以貼年畫,。還可以放鞭炮等等。白天貼對聯,晚上放鞭炮等等。這象徵著新一年的新開始在我的家鄉,過年那天家家鞭炮聲不斷,在我的老家這代表:鞭上放鞭炮拜神,貼年畫。春節這一天是要吃湯圓的,白天我找長輩要一點壓歲錢,晚上和朋友一起玩,我的老家春節那天在家什麼都不乾,也就是一年裡最閒的一天,晚上家家燈火通宵這不是守歲,而是大人們在一起打麻將,聊天和玩等等。而我們小孩子在一起玩煙花和放爆竹等等。尤其是我們男孩子。特別愛放爆竹和放煙花。因為我們特別喜歡熱鬧和喜慶。這並不是為了好玩的,而是一些喜慶的東西。春節可真是美啊!這只是一些風俗習慣。春節過了就到了元宵節。元宵節在我們老家也是一個大閒節,這一夜家家也打牌,放鞭炮等等,這一天不一樣的就是吃元宵。元宵可真美啊!我愛元宵節!這就是我家鄉的節日習俗。這個民風民俗很好吧!我愛我家鄉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