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節的作文初一範文精選10篇

人生的意義是企盼,沒有企盼,人生便沒有意義。嚴冬來臨,我們微笑面對,坦然處之,因為知道後面接踵而來的是春節,是春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春節的作文初一範文精選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描寫春節的範文一

“小朋友不用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拉拉二十三……”每每唱響這首歌謠,我們都一陣歡喜,因為過年啦!

快過年了,大人們早就開始買年貨了,尤其是這幾天,超市裡的人比平時要多的多。你看!收銀台處早已排好了長長的隊伍,再往裡看,人們都在貨架前挑選著自己要買的東西。“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新鮮的蔬菜降價了,快來搶購吧!”蔬菜區的某位售貨員在大聲地吆喝著。我和老媽來到零食區,琳琅滿目的零食令人目不暇接,我隨手挑了幾樣我喜歡吃的放進了小推車裡。“媽媽,我要吃蝦條。”一位小女孩在央求她的媽媽。“寶貝,家裡不是還有嗎,咱們下次再買好吧!”“不嘛,我就要,”說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好好好,媽媽給你買……”瞧,這小孩兒多可愛!

菜市場裡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叫賣聲和砍價聲此起彼伏,各種新鮮的蔬菜看著就讓人眼饞,“媽,看這土豆多好,買些吧!還有這西紅柿多新鮮。”老媽買了這樣兒買那樣兒。我和媽媽拎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放鞭炮

誰說放炮都是男孩子幹的事,我們女孩兒照樣也玩。不信,前天我就過了一把放炮的癮。那天下午,我們小區的幾個小夥伴聚在一起,每人拿一個打火機和一些炮。隨著我一聲令下,幾根炮“嗖嗖嗖”地竄出去,“砰”地一聲同時,真過癮。別急,我們還放了好幾種花炮呢,像竄天猴,二踢腳,麻雷子等,我最喜歡放的要數竄天猴了,為啥?那個簡直太安全了,只需點著以後高高舉起就可以了。不過,夥伴們都笑我太膽小了,不,這可不叫膽小,這叫安全第一嘛!

“嗤——啪”花炮又響了。響出了一陣尖叫,也響出了我們的歡聲笑語。

走親戚

“一百,二百,三百……”我美滋滋的數著手中的鈔票,光這幾天,原本空空如也的手中竟多了一摞鈔票。喔!別以為我是個小財迷,過年了,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是應該的嘛。這不,大年初二這天,我整裝待發,拎著禮物跟著爸爸媽媽去走親了。“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剛進姑奶家,我便對姑奶拜年了,“好好,新年快樂”說著姑奶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紅票遞給了我,“不用了,我都長大了。”雖然我嘴上這么說,可手還是不由自主地接過了鈔票,我那個心裡美得喲!

隨後幾天裡,我和老爸老媽又去了姑姑家,舅舅家,我和表哥表妹們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討論著誰的壓歲錢多。“哈哈哈……”聽,這是我老媽的聲音,老媽的嗓門最響亮。笑啥呢,原來大人們在一起聊家常談孩子哩!

過新年,喜洋洋,人人臉上樂開花。

描寫春節的範文二

今年春節,我是在姥姥家過的。春節里的那些事,每每想起來仍意猶未盡。

年夜飯——其樂融融

趁著吃年夜飯的空擋,我們一家人搞了個詞語接龍遊戲,結果到我這卡殼了,沒辦法,只好給大家表演個節目。“下面,我給大家唱一首歌,來紀念我終將失去的童年!我清了清嗓子。“我唱了!”“你唱吧!”大家滿懷期待地看著我。“我真唱了啊!”“算了,你別唱了,替你費勁兒。”“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咦!表妹與我來了個二重唱。這時,悠揚的歌聲傳了過來,表哥也把口琴拿出來給我門伴奏。表妹高興滴說:“老姐,啥時候咱倆也弄個組合,像羽泉一樣登上《我是歌手》的舞台。”“哈哈哈……”餐桌旁,一家人吃著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大家心裡樂開了花。

壓歲錢——虛驚一場

“一百,二百,三百……”我坐在沙發上樂滋滋地數著壓歲錢,知道嗎,小財迷的我可是最愛毛爺爺的。嘿嘿,今年的收成還是很不錯的,我把壓歲錢妥妥地放進衣兜里就和小夥伴們玩起了撲克。無意中瞥見姨媽笑著和老媽說了什麼,還偷偷的撇我一眼呢,沒太在意,一會兒,我下意識地摸了摸我的口袋,神馬?我的壓歲錢呢,我頓時慌了手腳,左摸摸,右瞧瞧,姨媽看我十分焦急,便裝出好奇的樣子說:“別著急,想想放哪了。”再看看老媽,尤其淡定,這顯然不是她的性格。突然我想起剛才發生的那一幕。原來是姨媽看到我兜里的錢快掉出來了,就偷偷地抽出來交給了老媽。喔,原來如此。呵呵,真是虛驚一場。

禮花炮——五彩斑斕

“嗤,咚,啪——”。除夕夜,姥姥家的院子裡響聲一片,我急忙捂著耳朵躲在姥爺背後,就連平時膽大的四眼兒也夾著尾巴躲到一旁。“咚,啪——”又來了,天空中盛開了幾朵鮮花,五彩繽紛,猶如流星雨一般,美極了。原本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像是被明亮的彩燈照耀著,隨著鮮花的盛開,院子裡不時傳來一陣陣驚喜的歡笑聲。

過新年,喜洋洋,人人臉上笑開顏。

描寫春節的範文三

爸爸媽媽說,過年,要有過年的氣氛。他們告訴我,在他們小的時候,過年可熱鬧了!大傢伙兒一大清早就趕著起來,趁著天還沒亮,冬天清晨起霧的時候就拿著壓歲錢到小賣部去買鞭炮和各種小炮仗,一直放到太陽出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大家一齊聽這“過年”的聲音!可惜,我卻沒有他們這樣的機會,因為儘管鞭炮和煙花的種類越來越多,五花八門,但是,城市裡面,是不能玩這些的呀!

“過年的聲音”,我只能從爸媽的言語之中才能在腦海里簡單地勾勒一下,對於我來說,它是模糊的、單調的、沒有色彩的……

但是今年過年,我聽到了“過年的聲音”!

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著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煊煊,“小饞貓”晨晨和我來到了流溪河森林公園,這已經不算是城市了,對煙花爆竹也沒有很嚴格的限制。一到晚上,“砰啪”“咻——啪,咻——啪”的聲音便不斷地在耳邊迴響。爸爸很開心,說要讓我們感受一下“過年的聲音”。於是,我們買了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提在手裡,沉甸甸的,我仿佛提著沉甸甸的喜悅,滿懷期待地下了車。

流溪河森林公園門口有一大塊空地,白日裡做停車場的,夜間幾乎沒有車,於是我們決定在那裡聆聽我們“過年的聲音”。

一開始是爸爸上陣:他興致勃勃地把煙花的引線拆開,放到地上,然後點燃引線,飛快地跑開。“嗞……嗞……嗞”小火苗沿著引線向前爬行,剛觸到煙花時,它突然化為一股動力,“咻——砰、啪”,第一朵煙花沖了出來!緊接著,“咻——砰、啪”,第二朵煙花也衝出來了!然後第三朵也不甘示弱,第四朵、第五朵……煙花們爭先恐後沖向天空綻放,完美的弧線優雅地舒展開來!大家的眼睛裡都閃出了異樣的光芒!接下來,就是我們親自去放各種煙花爆竹了,尖叫聲,嬉笑聲,讚嘆聲,歡呼聲……

在我挑選的炮竹中,我最喜歡那款叫“憤怒的小鳥”的,戰戰兢兢地將引線點燃後,我像打迴旋鏢一樣將炮仗甩出老遠,只見這隻“憤怒的小鳥”掉到地上後,鏇即“嗞……嗞……嗞”地閃出火花,飛速鏇轉起來,它居然飛起來了!不愧是“憤怒的小鳥”啊!儘管飛的不高,但大家的視線都被這隻“憤怒的小鳥”吸引了,瞧,它往煊煊這邊飛來了!“哇!”煊煊驚叫著抱頭鼠竄,躲到她媽身後去了。哈哈,這隻“憤怒的小鳥”只是想嚇唬一下煊煊而已,並沒有動真格喔,可就這,也把她嚇得夠嗆!一直到這隻“憤怒的小鳥”漸漸不“憤怒”、落到地上平靜下來,煊煊這才拍拍胸口想鬆口氣,可不曾想,它竟然意猶未盡,最後還出乎意料“嘣”地彈了一下!大家都嚇了一跳!“還響是不,還是得響一響的!”爸爸笑道。“哎呀,彥璋這個才真正是'憤怒的小鳥'啊!小鳥是要會飛的呀!”舅媽也調侃著說。

最後,爸爸還放了一大串的鞭炮,拆開後長長的一條“紅串串”,像是終於揚眉吐氣一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聲音震耳欲聾!我緊緊地捂住了耳朵,看著那條“紅串串”閃出耀眼的光芒,巨響還是鑽進了耳朵……

喔,這就是“過年的聲音”!

描寫春節的範文四

在長沙,從臘八開始就算過年了。臘八非常的冷,在以前,臘八這一天會準時下雪。一家人團團圍坐,吃著熱乎的臘八粥。在長沙,所有的家庭將櫥櫃裡里外外清理一次。這個“清理”有兩層意思:一是將櫥櫃裡的油垢,髒東西,過期的食品丟掉;二是把櫥櫃裡剩餘的乾果,豆子全部清出來煲臘八粥。一碗小小的臘八粥有十八九種豆子乾果。雖然很雜,但味道真的很不錯!讓你喝了一碗又想再喝一碗。

臘月二十三,我們一群小孩子纏著媽媽做芝麻糖,這一天,吃多少糖都沒問題。大人不會罵你的。

最令人興奮的是除夕了。除夕一早,大家都說著吉祥話。穿起了新衣服。晚上大家挑一個好時辰,在門口先放88響的紅鞭炮。噼里啪啦的,小朋友們尖叫著,捂著耳朵滿屋子跑。那樣子,要多瘋有多瘋。

然後,由長輩摔一個盤子,意味“歲歲平安”。然後就開吃了!吃完飯以後要洗澡,從小到老的順序。洗完了就拿著新買的鞭炮出去放。可以放到12點呢!12點,煙花升起,和紅鞭炮的聲音混在一起,給人視覺與聽覺極大的衝擊力。一晚上都不斷。

最近幾年過春節,已看不到送財神菩薩的人和春節期間的清晨和寒夜的叩門聲了。

舊時,長沙送財神菩薩,只在春節除夕過後的正月初一至初三期間,這些謙卑的陌生人敲開主人家房門後,必向主家唱一首送財神菩薩的歌謠,贊一番主家的財喜,送一張紅紙版印的“財神菩薩”。

春節的送財神菩薩謠,廣泛流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的悠長歲月里,至今年齡70歲以上的長沙老人,比如我爺爺。他們童年時聽過的這首隨著飛雪和新春爆竹送來的《長沙春節送財神菩薩謠》:

“財神菩薩進門來,一年四季廣招財。堂屋四個角,金子銀子用皮撮。”

堂屋四四方,金子銀子用倉裝。財神菩薩坐得高,金子銀子做屋場。

“財神菩薩坐得低,金子銀子修階基。財神菩薩一根鞭,恭喜主家發財萬萬年。”

描寫春節的範文五

每年我最盼望的節日就是春節了,春節不僅可以收許多壓歲錢,還可以吃好吃的呢!不過今年我盼望春節並不是為了收壓歲錢,吃美食,而是為了到姥姥家看姥姥。

姥姥家住在徐州的郊外,每年春節才能到姥姥家。姥姥對我可好啦!每次到姥姥家,姥姥都會給我做我喜歡吃的,給我買我喜歡的東西,特別是每年冬天姥姥都會在我睡覺前在我的被窩了放上一個熱水袋。

前幾天,我打掃衛生時在角落看到了姥姥和我的一張照片,上面有許多灰塵,我拿抹布擦去灰塵,看著姥姥那飽經滄桑的臉,我不由地想起了姥姥和我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玩。那天中午,我生病了。得知我生病後,姥姥著急壞了,可家裡除了我和姥姥其他人都不在,姥姥二話沒說就背我到村子了的一家小診所去。到了診所,姥姥累得直不起腰來,但還是急忙把醫生喊來,醫生說必須打針,我忙說:“我不打,我最怕疼了!”姥姥撫摸著我的頭,說:“別怕,我們山山最勇敢了。”我只好點點了頭。因為我從小都對打針有副作用,所以一打完我就臉色蒼白,倒在了椅子上。姥姥見了,著急得不得了,連忙端來了一杯水,把我慢慢扶起來,給我喝水。一杯水下肚,我好多了,就和姥姥回家了,而姥姥怕我又不行了,就執意要背我回去,我沒辦法只好讓姥姥背。姥姥年紀大了,山路又不好走,所以在中途有好幾次都險些摔倒,我很擔心姥姥,就說:“姥姥,我好多了,我自己可以走。”姥姥氣喘吁吁地說:“你病還沒好呢!姥姥身體好得很,別擔心。”就這樣,姥姥背我走了一段路,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姥姥被一塊石頭絆了一下,膀子被身旁的一塊瓦片劃了一下。我心疼地說:“姥姥,你沒事吧?”姥姥笑笑,說:“沒事,不就劃了一下嗎!”回家後,姥姥讓我在床上躺會兒,自己去幹活了。躺了一會兒,我想上廁所,出了房間後,我看見姥姥撩起袖子在洗衣服,剛想去和姥姥打個招呼,忽然看到姥姥的膀子上有一條長長的口子,還流了血。猛地,我心中好酸……

我盼望著春節的來臨,更盼望和姥姥一起度過。

描寫春節的範文六

“來!乾杯!”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帶著喜慶和吉祥而來!

我們家過春節吃東西可講究了,要說講究就得講到吃!吃每個人都會!但春節吃的可跟平常吃的不一樣。我們老家春節餐卓上必上的三道菜;第一道;湯圓代表"團團圓圓”第二道;魚代表“年年有餘”第三道;面代表“壽長百年”。因此我非常喜歡春節,因為它可以讓我大飽口福!春節的食品既好吃又不膩,一舉兩得!

記得去年春節的晚上爸爸媽媽 在家門口放煙花。八點整,只聽見幾聲沉悶的聲音,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幾聲脆響,夜空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真是絢麗多彩。隨著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驚呼,在讚嘆,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們家除了吃還不夠,還有貼。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貼對聯吧!對聯代表著歡樂和祥和,一幅幅對聯帶來了吉祥與祝福,而且對聯里的每個字都有中國古老的濃厚的氣息。瞧!“大地春光好,長天曉日紅。”,“歲歲皆如意,年年盡平安。”等等。那在哪貼呢?這也是有講究的。不止要貼大門,還有貼廚房。那怎么貼呢?可以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方等等。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見爸爸一直在門外搞東西,出去仔細一看原來爸爸是在貼對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從桌上拿了一副對聯貼貼。不過一會對聯就貼好了。我走到爸爸旁邊,拉起他的大手就往我貼的對聯的地方那走,我只指了指說;"爸爸你看,我貼的.”爸爸一看,眉頭一緊。我想;不會出什麼事了吧。果然,爸爸一看完就在那哈哈大笑,原來我把“門心”貼在了門楣的橫樁上,把“橫批”貼在門板上端中心,兩個恰恰相反。

春節散發著傳統文化芳香的中華結,仿佛品味到了中華民族遠古的神秘和東方的靈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變萬化,讓我神往,讓我遐想……

描寫春節的範文七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有人認為科技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了;也有人認為,科技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沒有影響,甚至還增進了。春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冷漠的春節

春節前,姑姑邀請我們一家去吃年夜飯。我興致勃勃地跨進酒店的門,映入眼帘的並不是滿桌的菜餚,而是坐在桌邊的小孩子,一個個低著頭,手上拿著的不是IPHONE,就是IPAID。我嘆了口氣,用只有自己聽得見的聲音,說:“還沒上菜呢,他們玩遊戲也是為了解解悶嘛。”我說著,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大人們互相寒暄著,似乎並沒有發覺桌上少了些什麼。與此同時,我正觀察著這些小孩子。

離我最近的小孩,手上正拿著IPAID玩“我的世界”,眼睛睜得大大的,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恨不得鑽進螢幕里去,還時不時發出“太好了!”“終於弄好了。”等等的話。我看著,內心卻仿佛是一位長者,想:唉,現在的小孩子啊,一刻都不能離開手機啊。

開飯了,美味菜餚的香氣早已把我對玩手機的不滿,拋之腦後。只是,桌上很安靜,每個人都在自顧自地吃著。小孩們吃得很快,狼吞虎咽地胡亂往嘴裡塞。看著這樣的小孩子,這些孩子的媽媽卻無動於衷,依舊是吃著飯。

這只能說明一點,說明他們在家裡也是這樣吃飯。我只能說:科技對年味兒的影響太大了。

熱鬧的晚餐

春節,又是一次年夜飯,對年夜飯有些反感的我,帶著一絲不情願來到酒店。這次的年夜飯似乎與上一次並不相同,反而是異常熱鬧。大家開心地交談著,小孩們在一旁歡樂地玩耍著,這才是真正的春節嘛,我在心底里暗自欣喜。

“這樣吧,大家趕緊打開手機,查看網路,我要發紅包啦!”舅舅大聲喊著。“好!”緊接著是許多人附和著,嬉戲的孩子們趕緊回到了座位上。“叮。”一個紅包發了出來,“刷。”一個個搶紅包的聲音進入耳畔,“哈哈,我最多。"哪兒有,明明是我,好嗎?”“我怎么搶到的最少啊?”……大家熱烈地討論者,炫耀著,抱怨著,就在此時,又一個發了出來,緊接著,又是一番熱議。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也許,這就是科技帶來的變化。電子產品,是一個好東西,不要讓它的好處變成壞處。

新年,陪家人吃吃飯,少看手機,團圓最重要!

描寫春節的範文八

當火紅的春聯貼滿了萬家門牆,美麗的窗花貼上了萬家的窗楞,高高的燈籠掛在了萬家的院頭,一串串炮竹在空中震響,新年的味道在漫天的笑聲中越來越濃。

我最盼望過年,不單豐富的美食,也不是因為我在過年裡的生日,最重要的是我喜歡熱鬧,可以回濮陽和奶奶爺爺一大家子團聚,哥哥姐姐陪我玩,可開心啦!

春節要吃餃子,今年的除夕午飯過後,大人們就開始張羅起來。奶奶開始和面,大爺在調餡,爸爸洗手準備擀麵皮,媽媽和大娘紮上圍裙等著包餃子。我也湊熱鬧,興致勃勃的當起了廚房的國小徒。

包餃子不是我的強項,但餃子裡的學問,我可比奶奶略知一二呢!我津津樂道起來,:“餃子之所以叫餃子是以前有一種錢叫餃,還稱作扁食或者餑餑,象徵團聚,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的外形又象徵元寶,也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所以每逢過節,特別是春節,大家都喜歡包餃子,圖得就是這個寓意。”

這個時候,奶奶也打開了話匣子,笑呵呵地說:“快去,你們去拿幾個小硬幣和水裡糖。”

“噢,知道了!”

我拿來兩個硬幣和兩塊糖果,認真地把硬幣洗乾淨,心裡惴惴地想著:我一定要吃到這個硬幣呀!

奶奶問我:“你知道為什麼包硬幣和糖果嗎?”

“當然知道了,這硬幣被叫做“福錢”“財興錢”,如里誰吃到,就有福氣,財氣,誰吃到了糖果,就是甜蜜。”我早在書上了解了這些習俗這當然難不倒我了!

大爺在旁邊誇我懂得還真多,我心裡美滋滋的。看來多讀些書還是很有益的呀!

熱騰騰地餃子出鍋囉。我和哥哥姐姐爭先恐後的去端碗,心裡的小秘密被奶奶看穿。

“快去把第一碗餃子端給你爺爺。”

我把這碗餃子遞給了爺爺,爺爺吃得第一口便咬到了硬幣。我有些不能甘心,原本吃飽了,可為了能吃到福氣,我還是想再吃幾個,終於吃到了,一股甜甜地味道溢滿了我的嘴。

除夕的晚飯在一片祥和愉快中熱鬧地進行著,不管有沒有吃到“福錢”或糖果,大家團聚在一起,就是開心幸福,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新年裡,我們一家人會平平安安,健康快樂的!

描寫春節的範文九

隨著爆竹聲慢慢響起,大年三十——已離我們越來越近……瞧!他正面帶著微笑向我們走來呢!你可能會問:“咦,你是怎么看到的,而我怎么沒看見呢?難不成——我的眼睛有問題嗎?要不——就是你這個人有問題嘍!”

嗨,都不是!是你的理解能力有問題。我是個打個比方而已啦,以後可一定要多查字典才行呀。

過年的那天,到處都張燈結彩,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人聲鼎沸,煙花璀璨,映紅了整個天空。

古代也有傳說,年是一種怪獸我們正因為趕走了年從而才開始過年的,但是現如今科技如此發達,我們應該知道年這種古代人想像中的怪獸是根本不會存在的。我們過年的習俗卻從未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認知面更加寬闊而消失。這是為什麼呢?請聽聽我的看法。

過年,就是度過農曆的臘月三十就算是過了一年,因此我們會在大年三十這一日舉行許多的慶祝活動從而營造一種過年的氛圍。過年這一思想已經在人們的心中紮根,它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神聖的一種象徵,每當到了這一日無論人們身在何方都會儘自己所能趕回家中和父母、親人團聚。這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推動著人們,正如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是龍的傳人一樣。

可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21世紀的新時期,過年的方式似乎正在轉變,以前的過年春聯都是自己買好紅紙自己寫或找人代寫,現如今街上隨處可見賣春聯、年畫的小攤。現在的人們追求新奇,年夜飯不再自己做而是出去品嘗各種異域風情。結果往往在年三十晚上,西餐飯店爆滿,中餐飯店人數寥寥無幾。而以前的年,往往都是穿新衣,自己寫春聯的,因為時代在前進,不會等人,就像時間不等人一樣。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我們的春節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我們的時間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描寫春節的範文十

在中國各個地方都有自己過年的習俗和方式,而大連這個海濱城市 也有著它自己獨特的過節方式。

在大連,人們都愛熱鬧,在勞動公園裡張燈結彩。一般臘八節開始年的序幕就算拉開了,我和家人到市場上採購年貨,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市場上的人摩肩接踵人來人往,小販子朗朗上口的叫賣聲讓你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聆聽,也是一種享受!今年的臘八節天氣有些寒冷,但是熱情的大連人們並沒有因為天氣的寒冷而停下購置年貨的腳步,每個人都熱情洋溢奔走著,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我跟在家人後面走走停停,邊看邊樂,心裡的喜悅之情 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我想每個人都像我似的,快樂著,幸福著!

臘八,家家戶戶是要做臘八粥的和泡臘八蒜,一早起來,爺爺在廚房忙著做臘八粥,我和家人開始剝蒜製作臘八蒜。整個房間裡瞬間飄滿了臘八粥的香氣,誘人香味綿延好久!

臘月二十九,各大商場年貨爆滿,人也爆滿,喜氣洋洋的歌曲響遍每個商場,所以這應該算是除夕夜的大彩排了,有些回家過節的人早早關閉的自己的店鋪,還有些不能回家過年的打工的人們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回家,對他們來說是個遺憾,但是在大連過年也算是稍稍彌補了他們心裡的 缺憾,畢竟大連過年是比較熱鬧的!

年味越來越濃,家家戶戶開始要貼對聯了,說來也奇怪,貼上對聯後立刻有了過年的氣氛,紅紅的對聯,吉祥的對子,看著就讓人舒心,讓人興奮,年真的要來了!

臘月三十,也就是大年除夕了,這天早上開始就要忙活年夜飯了,畢竟是比較隆重的一頓飯,所以各家各戶都是早早就開始準備了,家家都是肉味飄香,分不清是自己家還是鄰居家的香氣,反正鼻子在任何地方都能聞見飄香的飯菜味道。夜晚漸漸來臨,年也拉開了序幕,好戲剛剛開始,小孩子們都到大街上放自己購買心儀已久的小鞭炮和煙花,這個夜晚是屬於煙花的夜晚,五顏六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站在高處,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個地方看哪個煙花,因為都是那么漂亮,那么絢麗。配著家家戶戶門前的大紅燈籠,整個濱城也成了煙花和火紅燈籠的世界。小孩子們放完鞭炮一般就回家了,因為豐富的年夜飯吸引著小孩子們肚子裡的饞蟲,聯歡晚會開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美食大餐就要開始了,美食美酒飄香,歡樂聲交杯聲響遍各個大街小巷,這就預示著年已經開始啦!

正月十五,又名元宵節,也稱上元節,這一天,大連大街小巷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彩燈,讓人能看花了眼睛 。這一天,家家戶戶也要吃元宵的,因為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歡樂美滿!

轉眼,十五過去了,也就預示著年要過去了。大連一切都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了,上班的上學的,都各就各位啦!

年和快樂是一樣的,總是悄悄地離開,但是也會悄悄地再回來,這就是大連的春節!我愛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