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貼對聯作文4篇

20xx年春節貼對聯作文一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我國傳統習慣,在這一天每家每戶要貼春聯,掛燈籠。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姐姐、爸爸一起貼春聯。

我問姐姐為什麼要貼對聯。姐姐說:“好把我告訴你這就叫‘辭舊迎新’。對了那個是上聯,那個是下聯?”我搖了搖頭,姐姐說:“快去問爸爸,她肯定知道。”我讓姐姐走下梯子,我就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讀聲四聲的是上聯,讀二聲的是下聯。”我很快找到了上下聯,上聯是“好年好景好財運”、下聯是“福地福家福盈門”、橫聯是“萬事如意”,最後我們在門中間貼了個大大的“福”字。等爸爸貼好後,我發現爸爸把那個大福字貼倒。我大聲叫起來:“爸爸,爸爸!你把那個福字貼倒了。”爸爸笑著說:“是呀,福是到了。”我不解的問:“為什麼這么貼呀?”爸爸說是取兩個字的諧音,所以人們在貼福字的時候總是把這個字倒著貼,祈求福到。

這裡邊還有個故事呢?聽到這裡我迫不及待的想聽這個故事。追著爸爸講春聯的故事。貼完春聯後,爸爸給我講起來這個“福”字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過去有戶人家,家裡窮,讀不起書,不識字,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他也請教先生給他寫春聯,先生知道他不識字,怕他把春聯貼倒了,就給他寫了個大大的福字,誰知道,他真的給把福字貼倒了。來他家玩耍的小孩子發現了,就大聲的說:“大爺,福倒了。”結果大爺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他家的福字,他呵呵的說:“福到了好啊。”後來廣為流傳,就演變成現在的習俗了,流傳了下來。講完這個故事,爸爸還給我講了貼春聯的一些知識。

貼春聯讓我學到了好多很多的知識,也感到了新聯換舊符的快樂,我覺得這次貼春聯很有意義,真高興!

20xx年春節貼對聯作文二

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春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萘、鬱壘畫像,掛在兩扇門上。後來,畫像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各寫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覺得不過瘤,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板(後改用紙),寫上了字數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對子。

據《宋史·蜀世家》載:蜀後主孟旭命學士為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對春聯。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後,曾令各家貼對聯,並將門聯改名為春聯,一律用紅紙書寫。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

一問,原來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於是親自動筆為他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於歷代大力提倡,使春聯成為我國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

20xx年春節貼對聯作文三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鬥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鬥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鬥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鬥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鬥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鬥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20xx年春節貼對聯作文四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