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春節習俗的初三作文600字

春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有著很多古老的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寫春節習俗的初三作文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种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春節前要掃陳,按民間的說法:因為“塵”與“陳”同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房外。

春節期間還要貼春聯,春聯也叫桃符,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還要倒貼“福”字,意味著福倒(到)了的意思。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聽了這些簡要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春節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

春節習俗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鬥神的風俗。最初的鬥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鬥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鬥神,而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鬥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鬥神的。鬥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鬥神畫成一文一武。鬥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鬥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鬥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鬥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鬥神”,較街門鬥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鬥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