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春節的作文

有一種節日叫新春佳節,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關於寫春節的作文範文吧!

關於寫春節的範文1:春節印象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里,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牆上新買的掛曆,數著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

泛泛地祝賀一下,說幾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寫一點鬧春懷舊的文章,早就沒了那份雅興。像節目主持人一般,說說今年大事,感慨今昔,暢想未來,不過是贏得捧場人恭維的掌聲。自欺欺人的話我不說,或許我們的期望太高,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裡平平常常的一天,我們對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沉重。其實,我們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動,在吃喝說笑、探親訪友的程式外,獲得一些不易覺察的滿足。

曾經,春節留給我許多美麗又難忘的記憶。我想,今天的孩子們也會和我當時一樣,感受到這一喜慶而隆重的節日。但是,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體驗,或許是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使然,無論各類媒體如何渲染轟炸,我的實際感受總是不盡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許多無奈,多了些煩累與沉重。父母那裡必須去,親朋好友那裡也得去,同事相約還得去,實質內容總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發財、新年好、大吉大利之類的陳詞濫調說得心裡彆扭卻又不得不一遍遍反覆念叨。遊街購物、猜謎挑燈、送禮請客一年又一年重重複復無休無止。人就像一隻陀螺,被它抽打著鏇轉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裡。如此不堪重負的節日,我們還要強作兒時的興奮,觀看徹夜循環的晚會,聽聽屬於別人的笑聲,感受的卻是自己睏乏的雙眼、失望的情緒、無欲的胃。我寧肯像往常一樣,粗茶淡飯,十點鐘睡覺,臨時看一會書,或者跟朋友們打一圈牌。總覺得在這個全民皆歡的日子,我絲毫的興致都沒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慾。

傳統、文化、歷史、習俗原是人為的產物,是我們的祖先制定了它,我們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貝翻版,演化發揮使其輝煌燦爛,更有網路的宣傳讓其飛騰變異,它最終制約了我們自己,違背了人類起碼的一點本性--人是嚮往自由和幸福的,春節,可以說是一面最為清晰的鏡子,從中每個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憊消極的臉孔,是你兒時的樣子嗎?哪怕一絲歡樂的影子。

是的,我們不斷老去,不斷感受世事滄桑。今年的春節又被明年的春節複製,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煙消雲散,記憶過濾了每個人心底的陰影和悲傷,剩下的或許就是可以稱之為美麗的東西吧,但是曾經呢?那裡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是經過虛化的,虛擬的,明知是假我們還要重複,還要寫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關於寫春節的範文2: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爆竹聲中比誰富,請客送禮攀門戶;百感交集糊塗日,只盼新春回舊圖。

——題記“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規模也是最大的民族傳統節日”,春節活動豐富多彩,貼春聯、拜年、燃放鞭炮、闔家團聚…充滿了中國特有的文化底蘊和精神。然而回首近幾年,“歡欣鼓舞”的節日裡,暴露了太多與我們追求的和諧社會的理想不相協調的內容。

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是感覺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以前,全家歡聚一堂,一大桌人圍著吃著熱騰騰的飯菜,飯香情更濃。現在,太多的人為了方便,選擇集資在酒店吃飯,人閒情也淡。以前,大家選擇看春晚等新年的第一聲鐘聲。但是近幾年能夠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的又有幾人,地方電視台都辦春晚,相似的內容和煽情方式,苦了原本想在電視陪伴下等鐘聲的人。春節已成為一些人的負擔,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總是聽到有人抱怨:唉,過年錢越花越多!

送禮送得太好自己心痛,送得一般人家不稀罕,送得差又拿不出手。這送禮就送出了不和諧。

春節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個好機會。春節請客送禮,美其名曰“聯絡感情”,實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請人幫忙,哪能兩手空空;給人送禮,不能堂而皇之;春節送禮,豈不“名正言順”?於是,熱鬧的春節暗潮洶湧。總有那么多地方門庭若市,求情求財求官求消災的。酒店裡,生意興旺,因為這裡是求官求財者的寶地,能得高官垂青,從此飛上枝頭變鳳凰。可嘆啊,“店中自有黃金屋,店中自有顏如玉,店中自有千鍾粟”。桌面上送禮還不是最好方式,於是他們另謀他法。這時我們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就被無端地捲入罪惡中了。

給壓歲錢是春節的重要習俗。對一些有求於領導的人而言,壓歲錢更成了他們變相送禮的最好包裝。“春節到領導家拜年,給領導家孩子大把壓歲錢已是司空見慣,甚至給領導家寵物壓歲錢的新聞,也偶有所聞。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到了春節,則是‘一人得道,雞犬拿紅包’。”然而以上行為再可恥,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可恨的是,春節將至,商家就會絞盡腦汁開展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欺騙大眾。媒體上不斷披露那些滿就送、返的活動帶給消費者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而是一步步把消費者誘入價格陷阱。更有甚者,一些商家為了大賺一筆,昧著良心把已經過期的庫存品重新貼上標籤進行售賣,為了讓食物看上去新鮮又美觀,有時又加入一些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有些甚至會危及人的生命。

社會中的險惡,沖淡了原本應充滿人情的春節。家庭的冷漠,更給我們的春節文化和精神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打掃屋子,置辦年貨,請客送禮,走門串戶,似乎是那樣的和諧融洽。然而——我看到的卻是如下畫面:老爹老娘辛辛苦苦燒幫忙,吃飯時卻被擱置在旁享受兩人“燭光晚餐”;本想和分別很久的女兒女婿談談心,卻終究比不上麻將的魅力;想跟外甥親熱親熱,卻被玩弄得團團轉。他們需要兒女問候,兒女扔來幾張錢;他們需要兒女關懷,兒女帶來自己的哀愁和抱怨……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起,我聽到一聲聲嘆息和期盼:回歸吧,春節。從遙遠的地方傳來,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響……

關於寫春節的範文3:想起那年過的春節

想起那年過春節,心裡酸酸甜甜,一下子說不上是什麼感覺。總之,我們過的是窮人的年。父親是個熱鬧人,真的買了一把紅頭繩兒,給我的妹妹紮起來,嘴裡還唱著楊白勞的唱詞。那時的雪很大,那時的風很冷,小手天天掰著算,六九什麼時候來,六九來了,暖風也就來了,那時我們就不會再挨凍。

輪到貼春聯的時候了,父親總是派我去找寫春聯的那位先生,我們村小人少,寫春聯的人只有一兩位,手不釋卷的我卻不會寫毛筆字,真丟人!我那時就想,一定要把字練好,將來也為村里人寫春聯。父親說如果真沒人寫春聯,就自己亂劃幾個字得了,就寫“人家有年,我們無年”,橫批是“年年如此”,我聽了心裡好難過,我們窮人真可憐。

對聯有了,街上裁縫那裡交的新衣服也取來了,都是藍布制服,這是父母一年辛苦攢下的錢做的,孩子穿著出去,父母便覺得不丟人,而自己永遠穿得破破爛爛卻忍著。

臘月宰年豬,村子裡一片嚎叫聲,大鍋的水,大把的毛,人人的褲腿上濺著幾滴豬血。你請我,我請你,吃來吃去到過年時就剩不了多少了。我們家的年豬宰得最遲,這樣就可以多剩一些。遇到沒有年豬的一年,全家都不出門,關起大門在家裡呆著,儘量不出門,不讓別人笑話咱沒皮沒臉盡吃別人。

除夕夜晚好熱鬧,家家戶戶放鞭炮。我們也放,不放不吉利。但是我們並不吃年夜飯,隨便湊合一點得了。這天晚上也煮豬骨頭,但是一直要煮到半晚上火滅了,第二天早上才揭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吃麥芽糖,我們買不起,自己用乾麵餅頂了,正月初一給來磕頭的小伙子發紙菸,我們沒錢買煙,也用糖果頂了。窮人家的孩子有志氣,人人家都有老人,你不到我家來給老人磕頭問好,我也不到你們家去。

過年的大部分東西都是自家地里產的,不用上街買,也沒錢買。麥子面、胡蘿蔔、大白菜、菜籽油,也就這些。至於現在的常用菜,辣椒、西紅柿、火鍋料什麼的,那時根本就沒有,水果也是自家樹上的,葵花籽也是自家園子的,連橘子都沒聽說過。一回年過下來,壓歲錢掙不到十五元,有些人家的孩子不給他壓歲錢就破口大罵,我的父母沒錢給別人的孩子,我們也就乘早沒那念想。我們知道,誰家的孩子壓歲錢掙得多,那是他的父母花出去的多,其實就是個錢換錢,圖個喜慶和吉利。

正月初二開始拜年了,大饃饃換來小饃饃,好饃饃換來瞎饃饃,媳婦們在廚房裡用鐵刀剁著菜板發牢騷,看著那些碎饃饃嘆著氣。自己的男人一進門就問給你酒了沒有,如果沒給,那就是明顯的看不起。人都窮成這樣了,別人的一點施捨都看在了眼裡,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正月的新衣服其實穿不了幾天,就被父母哄著脫下存起來了。想放鞭炮也沒有了,到別人家的墳頭去撿去。看社火的日子,各個村子唱大戲,戲很好看人很多,只是兜里沒有一毛錢,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在涼粉攤上大嚼大咽,只好狠心地背過臉去。一個人的自尊和人格,我想就是長期在這樣的現實中形成的,過年給人留下的刺激遠比過年本身還要多。

想起那年過春節,再看看今天過的啥生活,有些人還說活不下去,那是因為你年齡小,或者說你已經忘記了過去。過年為什麼還要說是普天同慶呢?因為這時春風暖了,翠竹綠了,太陽照了,日子長了,新的一元復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