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快樂的春節作文600字

20xx年快樂的春節作文600字篇一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過年了。

大年初一,清晨,鞭炮就開始響起,好像呼喚著人們快點起床,迎接著美好快樂的日子——春節。

早晨,我起了床,吃完早飯,準備上二姨家拜年去。我穿好大紅的新衣,媽媽﹑妹妹也穿好漂亮的衣服,準備上二姨家去。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鞭炮聲一直在我的耳畔中響起,我的臉上不知不覺露出喜悅的笑容。

來到二姨家門口,我發現在門的中間有個“福”字,現在大家應該知道我要講的傳統吧!按傳統習俗,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中間貼上個“倒福”。說明這家的福到了。我還看見福字的紙是紅色的,可以代表喜慶;旁邊有著金色的花邊,可以加點氣氛。這樣,一張栩栩如生的福字就浮現在我眼前。

媽媽敲了敲門,二姨開了門,我和妹妹為了討大人的歡心,連忙說了聲:“新年好!”一進門,馬上進入眼帘的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客廳,接著就是桌上擺著的零食。在中國,過年時一定要有吃有喝有玩,那不然整個春節就過得非常沒意思了。

馬上,二姨的女兒跑了出來迎接我們,還硬吵著要和我們玩。的人拿他沒辦法,只好應了他。

我們玩得十分痛快,都玩了時間。等玩累時,才回過神來,跑出房間,問了問時間,才知道自己玩了兩個小時。媽媽說我們該回家了,只見,二姨掏出兩個紅包,也就是現在的壓歲錢。媽媽也拿出一個紅包,互相交換……

其實,春節的傳統習俗不止拜年,還有許許多多怎么講都講不完,所以我就不一一講了。

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的春節的一部分,那你的呢?

20xx年快樂的春節作文600字篇二

每逢春節,大街小巷總是一片熱熱熱鬧鬧的情景,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最燦爛的笑容,每個人的心中都為過年而慶祝。我們一家三口又在熱鬧喧譁的街市中來到了爺爺家吃年夜飯,只見弟弟身穿大紅襖,手拿一盒小甩炮,等待著我一起玩呢!

“呯——呯——”門外響起了接二連三的炮竹聲,我們兩人玩著甩炮不亦樂乎,一聲聲響徹雲霄的爆破聲讓我們興奮,過年的味道在一聲聲炮竹聲中迎面而來。

年夜飯,必定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頓最樸實、美味的團圓飯。當我和弟弟上樓時發現奶奶已經煮了一大桌美味佳肴了,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吃年夜飯時,大家聊聊身邊的趣事,生活中的平常事,一家人其樂融融。

吃完年夜飯,我們拿出了精緻的對聯、福字,貼在門上,掛上了紅燈籠,無處不顯示著過年的勃勃勃生機。

看春晚,也是必然的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聽動聽的鏇律,看搞筆的小品,見證奇蹟的時刻,是我是喜歡的事。這一天,不必被作業束縛,不用上枯燥的培訓班,只見盡情地看電視!每年大年三十晚,我必須要看完春晚所有節目才入睡,不論多困、多累,因為我喜歡鐘聲敲響的那一瞬間,快樂的瞬間,喜歡聽12點後震耳的鞭炮聲,站在14樓的窗台往外看,感受煙花在眼前綻放的那一刻絢麗奪目的美。

正月初一,我不顧疲憊,早早穿上了新衣、新褲、新鞋子,去給長輩拜年,還會收到許多壓歲錢,這一天,是我最快樂的!

我家的春節,喜氣洋洋、快樂無比、熱鬧翻騰!我愛我家的春節!

20xx年快樂的春節作文600字篇三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中心,其春節民俗更是源遠流長。我們濮陽地處中原,有“中原龍鄉”之稱。春節在濮陽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是十分盛大的節日。

照濮陽的老規矩,春節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就開始了。

春節是一個忙碌的節日,這突出體現在了春節的準備工作上。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目的大都是為了過一個圓滿的春節。

過春節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在民間,差不多家家都設有“灶王爺”的神位。人們稱他為“司命菩薩”“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到臘月二十三,人們就要上街買麻糖、糖果和其它的祭灶用品。祭灶時,要先把舊的灶神燒掉,貼上新畫像,意為給灶神換新衣。之後下一步是敬香,並把芝麻糖粘在灶王的嘴上,還念念有詞:“您是一家之主,到了玉帝哪裡,好話多說,壞話不要說,求您保佑全家平安。”之類的祝福。

第二步是掃塵。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因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就是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走。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因為財神爺在人間檢查時對有過失的人都會在牆上畫一個記號。之後玉帝就會派天兵下凡來對有過失之人進行處罰,所以等大家把財神爺打發上天之後,就會立刻進行大掃除,清除掉這些標記。

除了這些風俗之外,貼春聯、放鞭炮、貼鬥神、拜年等有趣的風俗習慣這么多年來一直雷打不動,流傳至今。這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就像一隻小舟,載著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過,飄呀,飄呀,飄過了這歷史的長河。希望它能載著我們的記憶,繼續漂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共同品味這些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20xx年快樂的春節作文600字篇四

二十四節氣豐富多彩,熱鬧非凡,可怎也比不上那二十四節氣之外的春節。

春節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可我還是和山西老鄉,尊稱過年或稱過大年。

家鄉的大年從臘月初一就開始預熱,逐漸升溫,一天比一天紅火,發燒直到年根底下。

臘月初一,家家上街買瓜子、花生、糖果。晚上,支起一口大鍋,倒上買來的花生、瓜子,放上大料,翻炒起來,一捆捆的柴和捅進火里,土炕燒得能烙餅,炒完以後,爸爸又悄悄的撒上一把玉米粒兒,倒上一勺油,不一會兒,鍋里的玉米就畢剝畢剝地響,盛到盤子裡,金燦燦的玉米花,好不誘人。全部端進屋來,一家人圍在炕上,嘴裡不停的嚼,咯嘣咯嘣的響著,吃的我嘴唇上滿是火泡。老奶為我燒鹹湯,還要放糖,雖然難喝,但不出兩天,火氣全退了。

該吃臘八粥了,小米、紅豆、紅棗、玉米糝兒、玉米粒兒,熬成的臘八粥,色香味俱全。盛在碗裡賞心悅目,吃起來沒個夠,不願放下筷子。

喝碗臘八粥,年味更濃。賣糖葫蘆的小凡,在街上不停的走動,不停的吆喝,紅亮亮的糖葫蘆真惹人喜愛。村南村北,村東村西,一片殺豬宰羊聲。忙活完,家家又開始蒸饅頭、包子,炸豆腐。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掃房,送灶王爺,燒灶王爺之前要用一塊糖把他的嘴給捅穿,期盼他到天上多說好話。臘月三十夜,歡歡喜喜,闔家歡樂,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然後看“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不讓小孩子睡著,就給孩子們講笑話、猜謎語,這叫守歲,直到12點,開始放鞭炮,啊hi子們給長輩拜年,大人們給孩子們壓歲錢,第二天,要早早的串門,東家轉轉,西家看看,這才得到了公認,我又長了一歲。

今年的新年仍舊是喜氣洋洋,雖然年已經過了,可我還是很留戀我們家過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