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春節作文三篇

歡聲笑語透著和諧和吉祥。在燈籠里、豐富多彩的廟會裡、在聲聲的祝福里,迎來了新的一年。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河北春節作文,歡迎閱讀。

河北春節作文1

中國有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叫春節,春節可是有熱鬧又有趣,而各個地區也有著不用的習慣。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我老家的春節——河北的春節。

春節這重要的節日,大家都要早早的準備才行!“豬肉啊!豬肉啊!新切下的豬肉!”“白菜,賣白菜的,各個又大嫩,是做菜的首選啊!”在平房門口的小事及早上六點開始了“活動”,但各家的大人們都不著急,因為大家要先開始大掃除雖是體力活,但一家人一起乾,怎么也不累。因為大家要先開始大掃除雖是體力活,但一家人一起乾,怎么也不累。

大掃除結束後,女人們就會去買幾斤豬肉、白菜,大蒜和麵粉。乾什麼?聽我說,老一輩的人用獨門手法將豬肉放在大盆里,用手將部分豬肉壓成肉,你放一點鹽和油做調味,手一握,一個肉丸就做好了,放進油鍋里煎幾分鐘,等到外皮變成金燦燦,就將其拿出;剩下的肉放入碗中,將油與花椒煮熟,肉放進去後,再在鍋里蒸一會兒;年輕的婦女們這把幾周前用醋泡好的臘八蒜拿出。

說到臘八蒜,北方與南方的泡法不大一樣,應北方更冷,所以用陳醋泡著的蒜幾周就可以吃,切記,不能泡太久,否則顏色會掉一半,味道也就一般了。

男人們則帶著孩子上街買花燈和包用的紙,花燈的樣子真多啊!荷花樣的、雀兒樣的、玉兔樣的……數都數不盡,這些花燈,可是賣家們辛苦用手做出的,甚是好看。

大一點的男孩子帶著小一點的男孩去買炮竹,紅紅火火的,五顏六色。價錢又便宜,大炮、小炮、小連炮、一根炮……都想買回來。

喔,我忘了最重要的餃子!看老人與婦女們在大院裡,一邊聊天一邊擀著面、和著麵團;還有的在拌白菜豬肉餡的餃子餡;而未成年的女孩們在包餃子,筷子舀一把餡放在餃子皮中間,輕輕一擰,好了!餃子就完成了!

準備好後,早已經到了晚上,大家圍在餐桌旁,訴說著打工、上學時的趣事,氣氛是那樣的好!菜上齊後打開電視舉起杯子互碰,說完祝福語後便津津有味地吃起年夜菜,還一邊看著春晚。餃子則是在最後才上的,雖然那時候小孩子已經吃飽了去外面玩了,但聞到了餃子的香味後,又跑回餐桌旁,伴著臘八蒜和餃子一起吃了起來。

這就是河北的春節,你家鄉的春節又是怎樣的呢?

河北春節作文2

春節來了!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春節風俗。我們河北的風俗就由我來介紹一下吧。

春節的時候,我們河北不會忘記的一件事就是在家裡和麵包餃子,這時候,家裡人會想出許多的辦法來讓家裡人幸福、交好運。比如說有些人會把一顆紅棗放進餃子皮讓人嚼一嚼就會嚼到好運。還有一些人把一個杏子放進了餃子皮讓人咬一咬就咬到了幸福。

對了,河北還有一種習俗用來慶祝春節,那就是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聯、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我們河北還要倒貼“福”字,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這就是河北的風俗,怎么樣?看了我們這兒的風俗,才知道各地風俗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吧。

河北春節作文3

大年三十那天,甭提我有多高興,河北老家有多熱鬧。這天早晨,爸爸和哥哥忙著貼鬥神,貼春聯,掛大紅燈籠。我和媽媽趕緊炒餡,趕皮子,包餃子。爺爺忙著把鞭炮掛在樹衩上,把禮花整理好。奶奶坐在坑頭剪紙花,有百鳳朝陽、孔雀開屏、春兔報喜……一家人都忙開了。

等到夜幕降臨,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吃著豐盛的飯菜和餃子。爺爺忽然問我:“你幾歲了?”“爺爺老糊塗了,過了年當然11歲了!”大家聽了,哈哈大笑。我也笑了。接著,每個大人都掏出紅包。“謝謝!謝謝!”我頭點得像雞啄米,心裡像喝上蜜一般高興。

吃好團圓飯,拿了壓歲錢,我興奮得跳了起來。“放鞭炮了!放禮花了!”我拉起爸爸的手,叫他趕快放起來。打開門,隨著“嘶嘶”的導火索聲,只聽見“砰”的一聲,天空綻出了絢麗的鮮花。不一會兒,爺爺放著了掛在樹上的小鞭炮,“噼喱叭啦”,火樹銀花。哥哥給我放起了煙火,什麼飛機炮,什麼步步高,什麼著地開花,讓我看得眼花繚亂。這時,天空是五光十色的,聲音是震天動地的,心裡是歡天喜地的。

在河北老家過年真好!我多么想天天過大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