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遊的作文800字左右範文

又到春暖花開時,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春天的時候要上三兩個朋友一起去踏春真的是很好的。那么你知道關於春遊的作文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春遊的作文,供大家分享。

關於春遊的作文:最後的春遊

今天陽光明媚,而我們的心情同樣明媚。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全校師生今天要去世界之窗春遊。到了世界之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雕像,我們全班同學在雕像前的階梯上合影留念後,就歡呼雀躍地蜂擁進了大門。

我首先來到“高空鏇轉”。這個項目總體為一根大柱子,一根可移動的大圈上吊著幾十個雙人吊椅,大圈圍著柱子鏇轉,同時上下移動。排了幾十分鐘隊後,終於輪到我了。我坐在座椅上,激動地等待著。大圈一邊緩慢轉動,一邊升空了。周圍的景物鏇轉起來,並漸漸變小。不知不覺,大圈升到了最高點,風在身邊舞蹈,耳旁充滿尖叫。這種感覺真是不一般的愜意,不一般的舒暢!

“高空鏇轉”漸漸地慢了,慢了,而我還沉浸在剛才的回憶之中。我來到一張桌子旁,吃了點零食補充了體力之後,就奔向下一個遊樂項目——“摩託過山車”。顧名思義,這個項目是摩托款式的過山車。長達五百多米的軌道,在上面傾斜、衝刺,看著就讓人慾罷不能。經過“艱苦卓絕”的排隊之戰,我坐上了“摩托”第一排的絕佳位置。“摩托”緩緩啟動了,先爬上了一個大坡,過了兩三秒鐘之後,摩托突然加快了速度,轟鳴著向前疾馳,一會兒傾斜六七十度,讓人感覺會掉下;一會兒駛過一個陡峭的大坡,嚇得我心臟都要掉出來了。世界之窗的美景一覽無遺,我們在車上狂笑不止。終於,摩托停下來了,真是有驚無險啊!難怪網上說摩託過山車的時速達到八十公里呢!太驚險,太刺激了!

我和好友到處走著看著,居然脫離了群體,在世界之窗逛了一圈。我們走了四十多分鐘才找到集體,此時其他同學已經吃完了午飯。飢腸轆轆的我趁還有一點時間進了迷綜錯雜的“稻草迷宮,還去噴泉陣里清涼透爽了一把……走走玩玩,飛奔到了“超級大擺錘”。在烈日下苦等了半個小時,我終於坐上了座椅,耐心而又不耐煩地等待“超級大擺錘”的啟動。啊,開始升空了!我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

大擺錘開始左右搖擺起來,還一邊鏇轉著。我在空中興奮地大喊著,宣洩著排隊時在烈日下的的煩悶。大擺錘的擺動開始劇烈起來,鏇轉的也漸漸快了起來。風在耳邊吹過,心在胸中跳動。此時,搖擺的角度已經超過了180°,達到了最高點。在搖擺時,一會兒是躺在空中,面向藍天欣賞白雲,一會兒是面朝下俯衝,像是盪巨型鞦韆。伴隨著劇烈的鏇轉,這個項目格外驚險刺激。使的尖叫聲此起彼應,響徹雲霄。……終於,大擺錘慢了下來,讓人長舒了一口氣……

帶著滿心的愉悅與開心,懷著滿腹的驚險與刺激,背著滿身的疲憊與勞累,載著滿腦的回憶與感嘆,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世界之窗。啊,國小時期的最後一次春遊已經結束,讓我們帶著希冀與憧憬駛向中學的彼岸!

關於春遊的作文:春遊佘湖山

一個晴朗的春日,爸爸組織我們去佘湖山春遊。

一路上,車窗外的景物真美啊!嫩綠的葉,鮮紅的花,碧青的原野,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到了佘湖山山腳,我們忘記了坐車的疲勞,像小鳥兒似的一窩蜂衝到青石砌的小路中。

在青石板路中,我們爭先恐後地跑著,才走了一段路,就渾身無力了,都坐下休息。爸爸趕上來,對大家說:“你們不能跑,如果跑得沒有力氣的話,就沒有機會攀到頂峰了。”“那怎么能讓我們保存體力攀到頂峰呢?”大家異口同聲地問。“這樣吧,這山上有許多杜鵑花,你們邊采杜鵑花邊走,累了就休息一下。”“好!”大家一聽到採花,立刻來了勁,尤其是兩位表妹。

“這朵花是我先看到的。”“不對,應該是我先看見的才對。”只見兩位表妹為一朵漂亮的杜鵑花而爭吵,我呢,就漁翁得利地把杜鵑花摘走了。

我們邊走邊摘,不知不覺來到了半山腰,在半山腰的小亭子往下一看,嗬!蒸水河像一條帶子,房屋像鴿子籠,人都成了小螞蟻了。

接著,我們又向上攀登。瞧!杜鵑花叢中有幾隻蜜蜂鑽來鑽去,嗡嗡嗡地唱著歌。小巧的蝴蝶像穿了薄綢衫兒的小天使似的,在花叢中輕盈地飛。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山中美景,一下子就到了山頂。

爸爸先帶到我們參觀了雲林寺,寺里供奉著申泰芝、申泰芝的舅舅和申泰芝的女婿三位真人。爸爸告訴我們:“申泰芝,原藉在洛陽,在這裡行醫四十年,醫術精湛,廣濟百姓,名聲廣傳,後人在佘湖山建成雲林寺來紀念他。”

參觀了雲林寺,我們來到走廊,環視四周,萬山景色盡收眼底,我情不自禁地吟誦了一首袁國平寫的《登佘湖山》:“萬山圍繞亂如麻,何處登臨望眼賒。堪羨高峰能獨立,巍然不被晚霞遮。”

要下山時,下起了濛濛細雨,爸爸打電話要司機叔叔開車上來接我們。坐在車上,我和表哥、表妹們對著佘湖山大喊:“巍峨秀麗的佘湖山,我一定還會來看你的!”

關於春遊的作文:春遊杜甫草堂

春是生機的,春是五彩的,春是遊覽的好天氣,好時光。三月二十日,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踏上春遊之旅。一上車,同學們如同頑皮的小鳥嘰嘰喳喳鬧個不停,車裡一下樂開了花。

我們遊覽的地點是杜甫草堂,它位於二環路浣花公園旁,整個草堂大約有二百七十多畝。大門前有一個用水泥做的罩壁,做得精美極了。進入大門,我們走過 一條林蔭小道來到大雅堂,大雅堂里塑刻的各朝著名詩人:正中央是杜甫,旁邊是李白、王維、白居易、陳子昂等。走出大雅堂,我們來到花徑,花徑兩旁是一道紅 牆,紅牆邊上有各種各樣的竹子:綿竹、茅竹,青絲竹。走出花徑,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們還在茅屋前背誦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深深表達 了杜甫在草堂生活環境的辛苦,詩中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深深表達了杜甫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反映了 詩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來一直令人感動不已。茅屋裡設有中客廳,廚房,書房,臥房等。來到史詩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銅像,那是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雕刻 的,這個雕像很清瘦,最能表達出杜甫一身的艱難曲折,在銅像旁,還有朱德撰寫的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聽導遊阿姨介紹: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公元 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入蜀,靠親友支助在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因為成都是遠離戰亂的中原,草堂又地處郊外,所以杜甫在這裡寫下 了具有田園風情的著名詩歌,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杜甫一生寫了20xx多首詩,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 首,這些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杜甫草堂譽為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再往裡走,還有大廨、工部祠、柴門、唐代遺址等景區,它們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讓人留戀往返。短短的時間過去了,通過這次的遊覽,讓我們對中國詩人的才華讚嘆不已,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依依不捨的走出來,和杜甫草堂說聲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