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讀後感

今天,我終於看完了《哈利波特》的最後一章。合上書,眼前就出現了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情節,在魔幻、神奇的魔法學校里,哈利·波特身上發生了許多事情……

在哈利波特出生時,父親就被魔法界的惡魔“伏地魔”給殺害了,倖存的哈利波特額頭上留下了一道魔法界人人皆知的閃電型傷疤。

魔法學校的老師把他託付給了他的姨夫姨媽。在姨媽家,哈利波特受盡了百般虐待。後來海格帶著11歲的哈利波特來到了魔法學校。在學校里,他結交了兩個知心朋友,一起學習魔法。這三個小冒險家對所有的一切都十分好奇,在一次無意的探險中,他們發現了“伏地魔”隱蔽的藏身之所。

最終,愛的力量使哈利波特克服重重困難,打敗了伏地魔,成為了一名十分有名的魔法師。

當我意猶未盡地合上書,才恍然大悟:它的幽默、它的輕鬆,它讚頌的珍貴的友誼,留給人一種永生難忘的記憶。

最後幾頁把整本書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得淋漓盡致,寫出了哈利波特堅持正義,不畏惡勢力,敢於承擔責任的那種使命感。

回想起我平時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再看看同齡人哈利波特,真使有點自愧不如。哈利波特的有點,不正是整本書所要呼喚的那種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