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英雄,觸動了我的心靈

英雄!

乍一看這個辭彙,人們總能聯想到那些值得崇拜的偉大的人。他可以是兒時電視機里打倒怪獸的奧特曼,可以是飛躍在110米跨欄的國人驕傲劉翔,可以是勞碌在抗災第一線的人民戰士,也可以是“神五”、“神七”勇敢的航天員。可是今天,當我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腦海中閃現的第一組映像卻是四位普通的民辦教師。

他們來自界嶺國小——2024年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天行者》中描繪的一個國小,那是大山深處一個快被人遺忘的國小。作品的開頭並沒有馬上產生一種深深的吸引力,可為了探究這篇作品好評如潮的原因,我堅持著往下翻。以四位民辦教師為主線的故事漸漸在我面前展開。他們在深山裡演繹著寂寞、卑微、五味雜陳的人生,卻值得我們深刻回味和咀嚼。

單純的熱血青年張英才畢業後來到界嶺國小擔任民辦教師,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他遇見了三位同事:老好人余校長、副校長鄧有米和教導主任孫四海。整篇作品圍繞著“轉正”這一事件展開,講述了他們為轉正的名額而發生的一連串的故事。本以為作者劉醒龍想要描述一場勾心鬥角的鬥爭,沒想到卻是一個又一個讓人頻頻落淚的溫暖場景。最讓我感動的一幕是張英才爭取到了一個轉正的名額,大家商量著給誰,最終在余校長的請求下,大家一致同意將名額給他的從十六歲就開始當民辦教師,如今正病重的妻子。可就在他妻子簽下協定後的第二天,病魔卻無情地奪走了她的生命。那是界嶺國小舉辦的最隆重的一場葬禮,可最奢華的儀式也只是將國旗降下來。我當時眼眶忽然就濕潤了。界嶺國小只是中國民辦教育的一個縮影,現實生活中卻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民辦教師在極差的條件下掙扎,在乏味的痛苦中積極面對生活,為鍾愛的事業和心愛的孩子們奉獻自己的一生。

全書有太多的地方值得細細品讀:鄧有米的節儉靈活,孫四海的有計畫、有擔當,余校長的老實、愛才,還有張英才的熱忱與努力……我終於明白這本書得獎的意義。它塑造了四位各有特點的普通民辦教師,也揭露了中國現在教育體制的許多漏洞,引發人們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讚揚了中國人民教師與底層知識分子的樂於奉獻與不顧一切。他們不僅僅反映了界嶺國小民辦教師在逆境中克服一切傳遞知識的精神,他們還代表著千千萬萬奉獻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他們精準地詮釋了“傳道、授業、解惑”的真諦,他們是真正的“天行者”,是我們作為學生最應該崇敬的英雄。

人們常常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讀罷此書,我在被深深觸動之餘,覺得對教師又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悟。其實,教師是英雄,在享受安逸與塑造人生之間,他們選擇了奉獻;在家庭與事業之間,他們選擇了學生。書里那些艱苦卓絕而又充滿希望的故事,正是為“21世紀新中國的民間英雄”譜寫的一曲感天動地的悲壯之歌。

至今仍然記得《天行者》中的一個鏡頭:落雪的時候,鳥也不飛,雲也不飄,只有界嶺國小的笛聲還在與雪花一道輕舞飛颺,那些住在界嶺山深處的人家從未聽過這樣的笛聲。我想,是那群英雄吹響了世間最動聽的笛聲,吹進了你我的心底深處,婉轉悠揚,輕吟淺唱,吹成一曲觸動心靈的裊裊之音、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