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

一個節目,在最有價值的時候,只給人心的觸摸。

美,是世間萬物的贊稱。一抹花香,一絲香甜,給人嗅覺的美;心的高尚,行的影軀給人印記之美。

有這樣一個節目—他詮釋著一群少年吃苦耐勞的精神,當我第一次看他時,像聽了一場有意義的課。它,就是2019中國最美孝心少年。

這一節課,不是一位老師單槍上陣,而是十位老師聯合上陣,像我傳授孝的含義。

孝體現在不苦的顛簸。

一位十幾歲的孩子,從小肩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他接觸的不是玩具,不是零食,而是公車站,漆黑的小樹林。因為,母親需要他,需要他將她抱著去醫院;他需要她,需要母親的存在,母親的愛。每當穿過漆黑的小樹林,他的內心又害怕,又欣慰—因為,媽媽還在家等著他。於是,不論春夏秋冬,行走成了他的主鏇律。

一位女孩,性格開朗。她的母親臥病在床,父親已去世,為了維護家中的生活,她接替了母親的工作—送票。每到空閒時間,她便於那山地車為伴,在路上狂奔。她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送最多的票。於是,狂奔成了他的主鏇律。

孝體現在相依相擁的不分之情。

一位姐姐,向母親版呵護著自己的弟弟;一位弟弟,像小大人般疼惜著自己的姐姐。這相依相擁的姐弟倆,想天上的母親詮釋著堅強,詮釋著貧困中的樂觀。收玉米時姐姐讓著弟弟,多收一點:弟弟讓著姐姐,偷偷地拿到自己筐中。這互幫互助的畫面,至今仍停留在我的腦海中。

這一位位老師,給我極大的觸動。他們讓我明白:人最有良心的時候,不是大公無私而是滿懷孝道。孝的施行,需要從細節做起—體諒父母的難處,與親人和睦相處,有困難的時候要堅強面對,要對生活有信心……

這一課,一小時零二十分鐘;這一教育,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