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不只在春天初三日記800字

篇一:

我心裡一直開著一朵花,它一年四季都不凋謝,而且一年比一年絢麗。

它沒有固定的形態,有時是那二十四橋旁靜聽玉人吹蕭的紅芍藥,有時是那長安城南總是落在打馬少年衣袂上的桃花,滿目明媚歡喜。

它的名字叫古典文學。

它從未有什麼固定綻放的季節,不管春夏秋冬,仿佛有文字的那一天起,它就誕生了。

透過歷史的塵埃,她從未凋謝過,中華民族的歷史亦未斷過,倉頡造字也為她造了骨,中華幾千年的文化鑄就了她不滅的魂。

花開不只在春天,即使是滴水成凍的嚴冬,也阻止不了臘梅的花開——正如當初那秦始皇焚書坑儒,我也看到它在熊熊烈火中憤怒的掙扎著,卻從不肯折下莖葉來,那只怕是它至今最難度過的一個季節了,可她仍然傲然挺立,生長,一如那宋人繪的《焦骨牡丹圖》,那牡丹被武則天下令焚燒,卻仍焦骨錚錚,不肯低頭。

花開不只在春天,它在中國曆的繁盛時期從來不止一兩個,走過無數春夏秋冬,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明小說……不管在哪個時代,哪樣的環境,它都能開出一片獨一無二的風景。

花開不只在春天,花,不僅僅是代表著春天。夏有荷,秋有菊,東有梅,每個季節的花,都代表著那個季節的特點。在唐朝,它是意氣風發,大氣恢弘的牡丹,那一抹花兒的紅,代表著盛唐中華民族的輝煌和血性,紅的像是歷史心口上的那一點硃砂痣。及至宋,它逐漸清高孤傲,如梅一般不占半點凡氣;再到明清,它已是巷口邊長滿了的牽牛花一般,貼近世俗,平易近人。

花開不只在春天,在我心裡,無論哪個時間,哪個季節,它,古典文學,都一直開在我的心裡。它的美,在於它的每一片段預告瓣,每一片莖葉中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值得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發現,去探索,它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的風吹雨打,現在,它將在我們的手上,由我們繼續傳承下去。

花開不只在春天,無論是陽春三月,炎炎夏日,秋意襲人還是寒冬臘月,只要你隨手拿起一本古典詩集,或是名著,靜下心來,透過字裡行間,你會發現它的蹤跡。

古典文學,它就是一朵極美的花,它將根深深地扎進了我的心靈深處。它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在歷史的長河邊生長了幾千年,今後,它也會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度過無數的春秋。

花開,不只在春天,只要你有信念,它就會陪伴你,一直綻放。

篇二:

春天裡,微風和熙,陽光懶懶地灑在大地上,花朵題開厚厚的棉被,探出頭來:桃花開了,梨花開了,牡丹開了,連詩人都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真是個美好的季節,瞧,春暖花開,多好!

可是,花開不只在春天!

夏天,如鏡的河面上鋪開的那一片片荷葉,盛開的那一朵朵潔白的或是粉粉的荷花,不也為炎熱的夏天帶來一片片清涼?酷熱的夏天,也有花開,夏天的荷花,是夏天的靈魂,是夏跳動的心臟。

秋天,那白色的、黃色的、紅色的菊在滿地的枯葉中,在蕭瑟的秋風中,開得那樣明亮而燦爛。秋天,因菊的開放少了一些蕭索而多了一絲活力。蒼涼的秋天,也有花開,秋天的菊,是秋能量的來源。

冬天,牆角的那支梅,聚在皚皚的白雪身後,微笑著和刺骨的寒風交談嬉戲,淡淡的香味,連太陽聞了都咧開了嘴。寒冷蒼白的冬天,也有花開。冬天的梅,是冬的精神,是冬的魄力。

人生的旅途中,也有溫暖明媚的春天,有酷暑難當的夏天,有蕭條冷落的秋天,還有讓人覺得寒冷得無望的冬天。可是,請相信,不是只有在春天才可以看見美麗的花朵,即使在人生最冷的季節里,也會有花開。

的史學家司馬遷,當他身陷囹圄的時候,他的人生也進入了冰天雪地的季節,身體上的傷害,心靈與尊嚴的侮辱,這樣的季節讓人不堪忍受。然而就是這樣讓人寒冷徹骨的季節,卻開出了名垂千古的花朵——《史記》。

儒家的始祖,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他不得不四處流離時,政治上的不得意,使他進入了蒼涼蕭殺的秋天,同時,這樣的季節里,也開出了一朵智慧的奇葩——《論語》。

如此,花開不只在春天,開在夏天、秋天、冬天裡的花也一樣明艷動人,振奮人心;人生的輝煌,不一定在一帆風順時取得,困境中的輝煌,更加絢麗和堅強。

走過春天,我們要學會把握那溫暖的微風,貴如油的春雨,讓生命在越的環境下開出姣美的花;倘若迎接我們的是煩躁悶熱的夏天、冷落清寂的秋天,亦或是絕望蒼白的冬天,那么,也不要放棄,請相信,只要堅持,總會有花兒開放,即便是一朵,仍能詮釋夏的意義、秋的真諦、冬的魄力。人生的四季里,夏季的花朵更有熱力,秋天的花朵更有風骨,冬天的花朵更是堅毅不屈。

花開,不只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