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初三日記800字範文

篇一: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是古代歐陽修寫的,這句名言佳句的意思是讓我們多讀書,多讀書才有本事。

記得上回星期五,張老師面帶微笑對我們說:“這個星期讀《三國演義》,下個星期一的班會課我們來討論你最喜歡什麼人物?”我們大聲叫道“好!”

周末,我在家看到了《三國演義》的《趙子龍救阿斗》,主要講了:劉備讓趙子龍去救夫人,誰知夫人自殘了,趙子龍就帶著阿斗走了。再回去的路上,趙子龍遇到了曹兵八十萬,他把阿斗綁在胸

前,向曹兵沖了過去,他殺了一條血路,跑了之後把曹操的劍給拔走了。我感到趙子龍十分勇敢,為了主公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他可真是一名好將。

周一的班會課,大家講了自己喜歡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宋梁棟的《空城計》,主要講了: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訊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讀書可真好,還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篇二:

我與語文的故事有很多。正式開始進行語文學習,是在秦莉老師的指導之下。秦老師不僅長得美麗可愛,字寫得也非常漂亮。在她的引領之下,我不知不覺產生了對語文的興趣,在一、二年級的養蠶、種蠶豆活動中,我鍛鍊了自己的觀察能力,激發了自己的寫作興趣。活動結束,我們還把自己的小日記匯集成冊,分別取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名字。我的小冊子的名字別具特色,叫《雛聲集》,爸爸在“序”的開頭寫了這樣一段話:“仔細校對著女兒的‘文章’,看著她那稚嫩的天真的對一切事物的好奇,還有她為那些蠶豆和春蠶所傾注的巨大熱情和耐心,我禁不住眼眶發熱鼻子發酸。我想說,女兒不容易,女兒學校的老師更不容易。”是的,我很慶幸在我的國小階段里遇上兩位優秀的語文老師。

如果說,秦老師像一位大姐姐無微不至地呵護我們,那么,童老師則更像是一位嚴父,循循善誘開啟著我們的心靈。童老師是從三年級開始教我們語文的。他是一個個子不高的男老師,一副眼鏡架在他的鼻樑,頓時讓他具備了幾分學者的派頭,他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儒雅風度。在三年級時,我有機會現場聆聽了一場中外詩歌朗誦會,其中《最後一課》是家喻戶曉的名篇。主人公弗朗士在他的最後一堂法文課上得知了他們將*中止法語學習的訊息,油然而生一種對祖國和母語的熱愛和對老師就要離開的依依惜別之情。第一次聽人朗讀這個故事,我著實有著不小的驚訝和讚嘆:原來,一件普通的事情,竟可以通過語言描繪得如此細膩、感人,那優美的文字在人耳畔蕩漾、盤鏇!讓人不得不停下自己手中忙碌的工作,認真地聽上一段,然後意猶未盡的回味和陶醉在其中……我震憾於文學這巨大的魅力,它牽引著我在課堂上發言,在老師鼓勵中回答問題,在童老師的指導下仔細地分析課文內容,讓我覺得這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幸福,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親愛撫著自己懷裡熟的孩子,在它的懷抱之中,讓我漸漸升華自己的情感,讓我對祖國和母語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可以說,語文,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部分。我像一棵久旱逢甘霖的幼苗,貪婪地吸吮著語文帶給我的滋養。讀著一篇或清新雋永或催人奮進或優雅抒情的課文內容,讓我在鬱鬱蔥蔥的語文之林中茁壯成長。

語文,會伴隨我一生,照亮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