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息且行

“書山有路勤為經,學海無涯苦作舟。”在人生的求知路上孜孜不倦,踽踽獨行是美的。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初夏的午後在陽光里聆聽蟬鳴,入夜於茵茵芳草中遙望碧天裡的星星也是美的。

人生路上,總是險灘連著彼岸,深溪連著幽谷,寒窗的春帷外游弋著陽春里的風箏,偏僻的巷道盡頭是滿園欲滴的青梅。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舉目遙望更險峻的山岸;探得了魂寶,又躍躍於另一次奇異的冒險;策馬路過梅園,卻一心想著直奔邊關,戍國殺敵。

這樣的人不是痴頑,而是執著,他們在奔波中衝擊生命的極限,在征服里體驗生命的快樂,在無所息里實現自己的終極意義,最偉大的戰士都渴望戰死沙場,在死神帶來的永恆憩息面前,他璨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駕一葉之扁舟,凌萬物之茫然,卻不想到達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聽風躍露。他們秉燭夜遊,訪仙探鬼,只是感慨於歲月如寄,而風光無限,不得遍賞。

這樣的人,不是放縱頹糜,只是瀟灑自如,他們在漫遊里賞玩生命的細節,在駐足遐觀中紀念流逝的時間,在誠摯的詩篇里謳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問紅光俗世,只在靜坐修行中獲得人格的圓滿,生命的休憩。

故而生有所息,生無所息只是對不同生活方式的—種註解,沒有一種尤其高尚,沒有一種尤其鄙俗,真正活出自我的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實現了畢生的追求,獲得了精神的完滿。生無所息的人絕不會像汲汲於富貴的葛朗台一樣,死在最後一次對金幣的攫取中,而如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在與天庭和痛苦的不懈抗爭中使精神永駐。生有所息的人絕不會像沉湎於安逸的“多餘的人”一樣死在頹散的床褥上,而如御風的列子,窺破了天地的原道,乘六氣之辨游於蒼茫的宇宙。

生無所息,本身也是在生命意義里的一種慰息;生有所息,也是在愉悅祥和里對心靈的一種探求。在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的路上,也許就有過陶謝的履印,嘆賞過沿途的風景,他們擦肩而過,互道一聲問好,我們也不妨放下執著的爭辯,循著人生的風景路且息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