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

走進歷史的長空,不時有悲戚之歌傳來,聲聲淚,字字怨。

不信你聽,身著長衫的他高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躑躅在汨羅江畔。胸懷壯志卻報國無門,他只能滿腔含怨,悲憤交加,擊水而唱,淚如雨下。是感嘆自己生不逢時,還是痛恨奸詐小人?是欲掙脫命運的束縛卻無能為力,還是想以死來表明自己的赤膽忠心……那縱身一躍,多像一串含淚的音符,訴說著疾惡如仇,潔身自好,剛正不阿!濤聲哽咽,長歌當哭,我多想身披羽翼,穿越時空,來到他身邊,為他撫琴,陪他嘆息,然後告訴他“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和他一起踏歌走出悲痛,走出那段揪人心肺的悲劇。

不信你聽,四面楚歌之中,他執劍飲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那一刻,他一定心如刀割,但卻毫不畏懼;他一定思如江河,但卻面不改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如果那一刻,他能引兵而退,那么他或許能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最終唱響“霸業之歌”。可歷史沒有如果,烏江邊上,昔日的英雄自刎而去,留下一曲悲歌。聞歌而泣,我多想身披羽翼,穿越時空,來到他身邊,告訴他大丈夫應該能屈能伸,告訴他什麼叫臥薪嘗膽,東山再起!

不信你聽,在“安史之亂”的鐵蹄聲中,他困居長安,憂國、傷時、念家、悲己,以血淚之聲而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一生顛沛流離,卻關注民生疾苦,為民而歌,替民而書,“三吏”“三別”訴說著無盡的苦痛和無奈,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則讓人看到了一顆偉大的心在跳動。可惜最終他壯志未酬,老死孤舟。遙望這位老人,我多想身披羽翼,穿越時空,來到他身邊,告訴他,心憂天下,尤須珍重自己。

……

然而歷史畢竟是歷史,它不可以重寫。所以,我們應該從歷史中走出來,從古人的悲歌中走出來,用心彈奏好自己的每一天,千萬不要讓今天的我們,成為明天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