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場愛的遇見,誰也無法預知

相識,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分離竟沒想到會如此的匆忙,匆忙到甚至來不及道一聲再見。恍惚,這就是一場夢,似乎虛幻,但卻又那么的真實。

很多故事都來不及結尾,便被生拉硬扯的剪短了故事結局的尾巴,就像在一場愛的遇見里,我們誰也無法預知到這個匆忙的結局。

本來,在遇見的時候,我們都以為我們會是故事中的主角,從相遇,相知,相識,然後錯,最後離開了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對方的主角,所以錯過了,那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么一種感覺,一個人,越是在安靜的時候,就越輕易的想起一些過往,或者一些幻想。就連自己都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想起。那回憶就像鐵軌,就連自己都不知道它會蔓延到哪一個地方,也不知道它會停留在那一個驛站。時光過於的匆忙,幸福的日子總是那么的短暫,相遇,那是一場美,離開,卻水滑無痕。

一直都不怎么喜歡黃昏,黃昏來臨,天光逐淡,橘黃色的光籠罩了整個大地,給大地蒙上了一層神秘感。黃昏過後,便是夜色的來臨。就想一場愛的相遇,遇見時很美,但是,幸福總是短暫的,誰也不會想到黑夜會來得那么快,而黑夜卻是很漫長,等黑夜過後,我們便早已丟失了對方了。

記得還在讀書的時候,看過張愛玲的《半生緣》。那時候,是我第一次被那么悲慘的愛情所打動。世均和曼幀的愛情故事就想一首詞,道盡了多少時間唯美的篇章,本以為他們會在一起共看細水長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可還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轉身,便是陰差陽錯。這么的一個轉身,便造成了一世的痛楚和無奈。他們兩個的愛情,自由而浪漫,本是應該相濡以沫的人,最終還是相忘於江湖。在他們那一場愛的遇見里,誰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局。那一句:“我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道出了多少年的遺憾。說實話,那時候好出於一個女子的感性,我還是希望他們是可以重新在一起的。但是,這畢竟不是童話,不是所有故事的最後相愛的人都能夠再一起的。因為現在生活中,沒有那一場愛是我們可以早就預知到結果的。

一紙的流年,道不完的愛恨離愁,紙張太輕,乘載不住太重的思念。曾經的驚艷,最終還是一句“再見”便結束了所有的曾經,有些人,在你的生命中就只適合住在心中用來懷念。與他看到了花開,卻沒有與他一起看到花落。世事就是這般,落花有情,然流水卻無義。

遇見愛,便是一場傳奇,但遇見了,並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錦瑟的年華,賦一首傳世佳作。但最後還是連那藕斷絲連也不曾再有。古劍的結局,我們誰也沒有想到,方蘭生最後選擇的人卻是孫月言,蘭生和襄玲說決心不再為了個人的兒女私情,拋棄責任和擔當,希望襄鈴能原諒自己。其實,他們也不曾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因為曾經蘭生在這滾滾的紅塵中,哪怕粉身碎骨也只為一人。一世是痴纏,終究還是抵不過現實。襄玲問蘭生曾喜歡過月言,但蘭生還是反問襄鈴是否喜歡自己。但又害怕聽到結局。他們也就只能站在紅塵之外祝福對方。轉身,便是天涯。或是,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在愛情的世界裡,驚艷了自己時光的會是自己曾經最愛的人,但卻無法共看細水長流。這就是宿命,沒有為什麼,遇見時候的措手不及。離別時也不去糾結還有多少眷戀埋藏在心底。走得太匆忙,都來不及想像這到底是為什麼。

三毛說:“有些人會一直的刻在記憶中,即使忘了他的聲音,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每想他的那一刻的感覺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在愛的世界中,遇見一個你喜歡的人是最美麗的遇外,但是當你們走散了過後。他中不會在你平平仄仄的詩詞中出現。但是偶爾還是會回想起那么的一個人,想起他的那一刻的感覺還是不會改變。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追憶如煙的往事,只會陷入不得解脫的愁境。沒有經歷時光的痛,又怎么才能過好未來?相遇是偶然,在那一場所謂的愛的遇見中,若是離別了,也不必在去追尋,因為緣盡時,再去挽留的話,只會有過多的惆悵。緣分本來就有聚有散,敢問時間會有誰沒有受到過感情的牽絆呢?

有些感情,能夠遇見交錯也便是最好的結局了,也不必去追尋,若愛時,便請深愛,若不愛時,那就請放開。有時候,結束了,不代表就像花那樣凋零完結了,這又或許是下一次繁華的開端。有聚就會注定有散的,在一場愛是遇見中,我們誰都無法預知。一切過後皆雲煙,且行且珍惜。唯願歲月靜好,你我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