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前,許自己一場流浪

流浪,是不是聽起來很文藝實際卻很無奈的解釋詞?流浪的人,是不是滿眼不忍與傷痛,卻仍然堅持著這條路。他會不會偶爾點一支煙,蹲在路邊吞雲吐霧,偶爾煩躁的抓一抓本就雞窩一樣的頭髮,然後繼續流浪。他會不會端著一台單眼,“咔嚓”著記錄每一處到過的地方,背著大大的行囊,走在小小的路上,他會不會偶然遇見和自己一樣流浪著的人,像是碰到多年未見的好友,噓寒問暖幾句,找個路邊攤吃一碗雲吞,大家聊聊自己這些年的經歷,然後,繼續流浪。

但不管怎樣,我都想在18歲前,許自己一場流浪。

我想和最喜歡的她一起,去看西藏的高山和草原,去看看這最適合流浪的地方,去感受撲面而來的風,看牛羊奔跑,在篝火邊舞蹈,那是好愜意的流浪。

我想背一把吉他,獨自到雲南麗江,去看古色古香的的小城,彈唱一曲,再一邊喝一壺清茶,那是好柔軟的流浪。

我想端一台單眼,去聽聽鼓浪嶼的心聲,去看看她溫柔的模樣,聽聽大海的歌唱,用快門記錄下,這自由的流浪。

18歲前,我想許自己一場流浪,看看我現在沒有時間去的地方,享盡流浪。也許我會把這場流浪,當成日後的炫耀,在我老了以後,說給別人聽:我曾經流浪過。

這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