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生活

才5點出頭,就隱隱約約可以見到點點星辰了。太陽耐不住寒風,逃回家中取暖,皎潔的月色透過薄薄的雲彩照下來,顯得如此孤獨。

不過,我喜歡這份孤獨。

我小的時候,喜歡在昏暗的燈光下看自己的影子;喜歡在稀疏的燈火前唱著自己或他人胡亂編出來的小調;喜歡在瑟瑟的風聲下思考所謂“人生的意義”。黑暗可以帶給我寧靜,可以撫平我的傷口,可以帶給我夢的享受。不在乎他人怎么想,我認為這樣的生活就是有著閒情逸緻的。甚至還構建好了十幾年後的世界。我遊歷四方,晚上找一處地方搭帳篷,在裡面聽著音樂,寫著優美的散文,好似當年的李白。那時,我覺得生活,就是要有閒情逸緻的。

也許吧。

長大了,尤其是理解了身邊的人對我的重要性之後,生活也變得複雜了。就覺得之前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生活中有許多我不能磨滅的事物,親人,朋友,甚至是大街上的一個陌生人都可以使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於是,心中便十分糾結,仿佛有一隻正欲飛翔的鳥兒被嚴密的囚籠困住了似的。也於是,我變成了白天的普通人,夜晚的“哲學家”。旁人不知道我究竟在做什麼,只是講我不努力學習,天天混日子云雲。但我似乎挺享受這種生活,迫不及待的享受夜晚,然後帶著無盡的思索睡去。從未感覺生活是這么美好。

也許吧。

看過《愛蓮說》後,我心中大為震動。那天晚上,我一夜未眠,只是想著:“我生活的方式難道錯了嗎?”或許我認為這個問題無聊,最後我居然睡著了。但在夢中,我找到了這道無解算式的答案。

我夢見了一個在黑暗中畏首畏尾的我。我夢見了那些個生活在世外桃源的人們,那些個尋找世外桃源的人們。那些個創建大同社會的人們。

我突然感覺非常空虛,從未有過的空虛。

他們也錯了嗎?

也許吧。

我,又被迫重新站在生活面前,我審視著它,它審視著我。猛然想起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佳句:“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字裡行間,我讀出了我認為所謂“生活的真諦”:生活就是活下去,有意義的活下去。僅此而已。

這么說來,生活就是一道無數解的算式了。那我的生活又是什麼呢?

我望向地平線,上面映出了一道光。甚是好看。

“這還需要我自己去解啊!”